![]() |
关注新生人际社交,拥抱美好大学生活|工作案例
案例背景 初入大学,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在生活、心理、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不适应问题较突出。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对当前大学新生易出现的适应性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引导新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大学三年学习生活。 案例简介 案例主人公是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2022级的一名新生小方,他来自四川省泸州市的一个小镇,他的父亲靠做点小生意维持家用,家庭条件一般。进入大学后,他的生活由原来的依赖父母转变到了相对独立的集体生活,因为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这让他的大学生活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在我的观察中发现他沉迷于网络,把大多数的时间都浪费在娱乐上,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他适应能力差,进入大学之后,他总是会将身边的新同学与中学时的好友作对比,在他的眼中,新同学比不上昔日好友的完美形象,这导致他很难适应大学的新环境;他自我要求不严,小方进入大学以后,只是把顺利毕业作为大学阶段的努力目标,对于未来的规划一片迷茫。此外,由于他们宿舍里的室友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家庭,他们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容易发生冲突。 案例分析: 从学生父母口中我得知了该生从前的性格属于外向型,反而是进入大学以后出现了闷闷不乐的状态。这一精神状态的反差,表明了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环境的改变有关。 问题关键因素: 第一是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环境差异带来的不适应。 第二是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因社交能力不足产生的人际关系不和谐问题。 第三是如何帮助学生因学习方式的改变导致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未来规划不清晰等问题。 案例处理 根据小方同学的情况,我采取了以下三点措施。 1.解决办法 第一,交心交流,给予关注 在与该生谈话之前,我先是找到班上的班长与团支书,了解到他们对小方同学问题的看法,让他们从学生的角度向我提了一些如何与当事人谈话的建议。除了给小方同学做一些心理辅导以外,我还会特意关注了他的社交账号上的内容,了解他的生活,根据发布内容来了解他近期的心理状况。从生活方面不断的给予关心和关爱,帮助他顺利适应大学环境。 第二,掌握情况,加强关注 家长方面,让家长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多给予孩子一些关心;同学方面,让班长在各个方面多注意他的情况,以班长作为一个切入口,结合班级同学全方面关心照顾小方同学;室友方面,在寝室日常生活中,给予小方同学更多的耐心和包容。 第三,专业学习,正向引导 对于学习目标明确,未来规划不清晰等问题,我建议小方在空余时间去寻求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让他对自己的专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掌握。 2.处理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心理辅导,该生慢慢的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外向的性格让他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行;他不再沉迷网络世界,对自己的时间有了合理的安排,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有了一个坚定的目标。他慢慢地逃出了那段闷闷不乐的时光,现在的他会自我调节不良情绪,时常主动找我交谈,跟我诉说他的心事。 启示及建议 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很容易出现类似案例中的心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身为辅导员的我们要高度重视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变,并引导她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因此辅导员应该主动采取措施、想方设法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帮助学生早日走出困境,以良好的状态去拥抱美好的大学生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朱明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