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设计系列线上论坛暨首届论坛活动启动
向绿而动,铸梦前行,绿色设计论坛开启帷幕。 9月15日下午,“传播绿色文化,助推生态文明——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设计系列线上论坛第一期”顺利开幕。此次论坛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指导下,由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联合主办,绿天鹅智库(教育碳中和)、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系、四川美术学院绿色设计研究院承办,四川美术学院教务处、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协办。 一场历时4个多小时的线上论坛吸引了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各界朋友。论坛上,演讲嘉宾以问题为导向,结合绿色设计人才培养、绿色商业设计、绿色产品设计、绿色材料设计、绿色生态设计等话题,给出了独具创意和实用价值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论坛开幕环节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段胜峰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奇教授,绿天鹅智库创始人杨琰华女士分别进行了论坛开幕致辞。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段胜峰教授:绿色设计是以“创造性+先导性”推动绿色发展的实践措施 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段胜峰教授代表四川美术学院首先致辞并宣布论坛活动开幕。 段校长指出,2020年举行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庄严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各领域共同努力。绿色设计是以“创造性+先导性”推动绿色发展的实践举措。因其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循环利用、可持续”为设计理念和设计宗旨,关乎全社会生产生活,关乎各行各业,绿色设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推进我国实现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着力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段校长表示,作为拥有八十二年设计专业教学历史的艺术院校,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早在2002年就在全国高校设计专业中率先开设了“绿色设计”课程,是国内第一所拥有“绿色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方向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目前,设计学科所有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设计作品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全球大学生绿色设计大赛金奖等殊荣。绿色设计教育将始终是川美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川美设计教育最主要的特色之一,更是川美设计教育持续实践与探索的发展方向。 高教学会生态文明分会王奇副秘书长:绿色设计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奇教授在致辞中说,受分会秘书长温宗国教授委托代表分会向论坛开幕表示祝贺。 王奇教授说,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不等于传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除了要求我们将生态环境保护好与建设好,还需要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等多领域的建设支持。 王奇教授指出,高校中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教育,更是一种素质教育。面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主要有两项使命,一项使命是引导学生的绿色生活方式,另一项使命是期望各个学科的“生态化”。通过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引导并激发学生将生态或者环境要素渗透到其知识体系中,这项工作将对我们国家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王奇教授表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本次论坛的主题“绿色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抓手。一般意义上,商品的生命周期大体上可以分为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等环节,其中设计是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个环节,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后续几个环节的资源环境能源消耗水平。从污染控制角度看,绿色设计是一种“源头治理”,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将绿色或低碳要素融入到设计之中。 绿天鹅智库创始人杨琰华:绿色设计要效法的大道,就是生态智慧的大道 绿天鹅智库创始人、教育碳中和品牌创始人杨琰华女士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正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双碳目标是这个伟大进程中的里程碑。如果说生态目标是愿景理念,实现双碳是落地目标,那么绿色设计就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法,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体现。 杨琰华女士提出,绿色设计的本质是基于生态思维模式的设计。“绿色”代表着大自然生机勃勃的颜色,是万物和谐共生、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象征,这也是生态文明的象征。正如川美绿色设计专业奠基人王立端教授所说:“生态文明这个词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其实,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天人合一思想正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源流,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换了不同的词汇表达而已。而在清华大学钱易院士和温宗国教授主编的《新时代生态文明总论》中也明确指出,生态文明有三个源流,其中第一个源流就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生态智慧。 所以,绿色设计要效法的大道,就是生态智慧的大道,就是基于生态思维,重新来设计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而生产方式涉及到工业设计,生活方式涉及到产品设计,消费方式又涉及到消费文化的重塑。从这个意义上将,绿色设计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方法和工具,更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抓手。 主题报告环节 随后,论坛主持人、四川美术学院绿色研究院项目主任胡家齐宣布论坛进入嘉宾主题报告环节。 川美绿色设计研究院院长王立端:以20年绿色设计专业基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四川美术学院绿色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绿色设计专业教育的开创者王立端教授以《绿色设计教育与双碳人才培养》为题首先作报告。 王立端教授指出,设计是人类发展的产物,设计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以使用为目的,它解决了许多生产与生活中的问题。在不同发展时期总会有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出现,因而设计为解决新问题也会不断提出新的理论概念并改进设计方法。这些概念在引导设计解决问题的同时,促进了设计事业的迭代进步,但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设计和消费的不当也引发了严重生态危机。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世界范围掀起了绿色设计浪潮。 王立端教授介绍,多年来,绿色设计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重要措施,已逐步成为了社会各界的共识。四川美术学院以此为基础,融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现代科学技术,2002年率先在中国设计教育领域开展绿色设计教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绿色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也产出了许多优秀的绿色设计作品。 王立端教授表示,过去不管我们在绿色设计领域中取得了多少成绩,现在面对推进实现双碳目标的任务,除了坚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初心不改,从技术运用到方法手段,都应该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对绿色设计的对象、内容、方法、目标进行系统思考,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验证,从而通过对自身内涵的深化、方法的创新、技术的提升、领域的拓宽让绿色设计在推进绿色发展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为。 杨琰华女士“绿色商业模式设计”:可以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
绿天鹅智库创始人、教育碳中和品牌创始人杨琰华女士以《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商业模式设计》为题作报告。她指出,绿色商业是可以解决社会、环境等问题的商业;绿色企业家是坚守社会、环境、经济三重底线的企业家;绿色商业模式是为员工、股东、供应链、社会和地球环境等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交付价值和获取价值的基本模式。 杨琰华女士分享了可以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的三个步骤,分别是:重新构想产品和市场、重新定义价值链中的生产力、改善当地和区域商业环境。她还通过米其林轮胎的案例、全食超市的案例以及Interface地毯商的案例,生动形象地解释了绿色商业模式是如何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的。 最后,杨琰华女士还提供了绿色商业模式设计的八个画布工具,通过环境成本画布、生命周期影响评估画布、绿色精益画布、三个绿色地平线等画布,助力企业一步步的设计绿色商业模式。 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系主任吴菡晗教授:绿色设计是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系主任、四川美术学院绿色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吴菡晗教授以《为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设计创新》为题作报告。 吴菡晗教授指出:“设计是所有生产活动的前端。”从原始文明到如今的生态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从敬畏自然转向与自然共生。面对“为什么而设计”这一问题毛主席说要“为群众服务”,习总书记说“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这种为群众服务的观念早在《天工开物》一书中已有体现,对百姓之需的理解和关注根植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设计是使人与物之间达到和谐状态的桥梁。 吴菡晗教授表示,在提倡与自然共生的时代下,绿色设计理念是构建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例如,从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传统造物智慧与传统工艺中发掘设计机会,从传统竹藤编、传统器物的再设计中赋能传统手工艺,将“就地取材、就地取艺、就地生产”的思想运用到设计中,使产品从材料到生产都贯穿着绿色设计的思想。 同济大学客座教授吴迪女士:设计师应担当产品生命周期闭环设计的重任
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亚洲最大绿色材料库创始人吴迪女士以《材料的绿色革命》为题作报告。她在报告中表示,绿色材料的发展有这样几个趋势:一是全球开发、本土制造;二是需要从本土供应链中寻找机会点和痛点;三是设计师参与开发和管理。 吴迪女士指出,在材料的全球开发和本土制造上,关于材料的低碳使用,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国家都进行设计、生产和废弃后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做到就地生产、就地取材以及就地处理,形成一个系统的闭环。 吴迪女士介绍,从供应端看,材料是整个绿色经济当中的枢纽,设计师必须在了解这些材料供应链的前提下寻找机会和痛点,再做出决策。目前,材料研究已逐渐从以前的化学领域向现在的生物领域发展。比如生物材料开发上,可以利用菲律宾香蕉叶、菠萝叶的纤维制成的新材料;关注和重视海藻在食品和生物燃料等方面的研究利用,实现材料的低碳使用。 吴迪女士呼吁,在“双碳”背景下,所有人都要做出一些变化,设计师在这一个领域可以担当起比较重要的责任,比如参与绿色材料开发和管理。希望大家在疫情当中能够像我一样,努力去思考我们的地球、我们的未来。 彩色星球创始人唐素君女士:鸟撞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作
彩色星球创始人、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理事唐素君女士以《鸟撞——城市里看不见的杀戮》为题作报告。 唐素君女士说:“鸟类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伙伴。鸟类为植物授粉、传播种子、控制害虫数量、清除城市残渣和动物尸体、给人类带来飞行的灵感等。”但是,人类无节制的活动在导致鸟类栖息地的丧失,气候变化也威胁着鸟类的生存环境。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隐形杀手——建筑,严重威胁着鸟类的生存。 唐素君女士介绍,建筑鸟撞是目前已知的导致鸟类非正常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鸟类无法判断玻璃的存在,是致命威胁,一旦撞击,结局通常是死亡。据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年有3亿到10亿只鸟因撞击玻璃而死亡。除了玻璃,光污染也是导致鸟类撞击建筑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鸟撞问题在中国尚未得到广泛关注,但是我们相信这个问题在中国也一定存在。中国玻璃幕墙已突破5亿平方米,占全世界总量的85%, 已然成为全球第一玻璃幕墙生产和使用大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建筑集中度高,也正是鸟类迁徙通道的必经之路。 唐素君女士表示,全球防鸟撞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考量的要素,保护生物多样性将成为全球目标。鸟撞作为不可忽视的生物多样性灾难,设计和艺术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传播,以公众更容易理解的方式推广对鸟撞危害的认知。 论坛闭幕环节 伴随直播间的热烈互动,嘉宾的精彩报告结束,主办方与承办方代表分别作致谢总结。 川美吴菡晗教授: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发出诚挚的邀请 四川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系主任、四川美术学院绿色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本次活动策划人之一吴菡晗教授代表主办方感谢了指导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以及幕后团队的辛勤付出。 她介绍,绿色设计不仅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涵盖了包括产品设计、交通工具、家具家居、文创产品、建筑规划设计、时尚设计、手工艺设计、平面设计、数字媒体服务设计等广大领域。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目标的重要抓手。绿色设计的传播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影响到更多的设计师,带领更多的行业加入到绿色设计的队伍当中。 吴菡晗教授预告了系列论坛的第二期的主题是“绿色城市与规划”,并向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发出诚挚的邀请,期待更多的嘉宾来到论坛,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让绿色设计的成果落地,切切实实地服务到更多的领域。 绿天鹅智库睢雅女士:创新精神的核心就是对创新事业怀有强大的积极信念 绿天鹅智库联合创始人、教育碳中和品牌联合创始人睢雅女士代表承办方致谢。 她提到,天有昼夜、岁分四时, 春和,夏热,秋凉,冬寒, 日月往来,生长万物,是天理自然之道;容纳百川、不择净秽,春生,夏长,秋盛,冬衰, 万物荣枯,各得所宜,是地利自然之道。很幸运有这么多同道中人,一起为生态文明建设,双碳目标实现而努力。 每件事情成功的背后,都有着漫长的准备期。在面对创新过程中不确定的结果和周围人的怀疑与指责时,在背负压力、焦虑、苦闷时,创新者有一种过人的积极信念,创新精神的核心就是对梦想、对创新事业强大的积极信念!面对今年8月的重庆山火,让人敬佩的是那些在大火面前勇不退缩的逆行者,在灾害面前,我们都不想成为一名旁观者。这场山火,让这些20岁出头的,别人嘴里孩子们,逆行而上,在大火中表现出了无比的坚韧、勇敢与担当。当前社会哪里还分什么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我们只有思想不落后,每一代人都在为这个时代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渴望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承担的勇气,我们希望有坚韧的生命力、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我们在山火、地震、疫情种种绿天鹅事件中不断的折腾、不服输,我们不断努力地学习,塑造自己的人格,去点亮这点点星火! “传播绿色文化,助推生态文明——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设计系列线上论坛第一期”圆满闭幕,第二期线上论坛将于11月19日上午9点举办,敬请关注(点击下方预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