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红色曙光在田埂上跳跃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的14名学生骨干组成了新材曙光实践团,利用假期时间,前往全国各地贫困地区,助力乡村教育扶贫,进一步凝聚青年力量,持续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尤其是偏远地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为培养党和国家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组建思政支教团队,持续输出青年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一群人的力量无穷。”实践团积极利用网络媒体广泛宣传并号召更多有理想有信念的青年大学生参与进来,组建培训一支富有红色教育文化特色的理想信念支教团队,励志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上层建筑”。截至目前在志愿北京上招募48名志愿者,线上线下共开展捐书、征文等33次思政教育活动,累计志愿时长821小时。
(图为实践团招募的优秀志愿者合影) 关爱特殊群体,感受榜样精神 三尺教鞭扬正气,满腔热血育良才。实践团利用暑假走访四川、河北等多地贫困山区,采访多名基层教育者,分析乡村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汲取支教经验,最后撰写20余篇调研报告,为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新模式提出可行性建议。 8月11日实践团前往四川省威远县特殊教育学校,在这里,有盲人孩子,有聋哑孩子,也有患有孤独症的孩子。实践团采访了学校任教的最美教师林建,并和孩子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切身体会到林老师是如何帮助这里残障孩童在黑暗中找到曙光,感受到了林老师以“三牛之力”扎根在平凡岗位上的奉献精神和榜样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林建老师) 青年之声颂百年,爱国教育入人心 2022年正值建团百年,实践团走进渡江战役纪念馆、陈潭秋故居纪念馆、革命老区野三坡等红色圣地,追溯红色记忆,以石子之声,讲述红色故事,把“中国红”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孩子面前,在偏远地区种下“红色的种子”。 截至目前,曙光实践团围绕庆祝建团百年、喜迎二十大、学习冬奥精神等特色主题,录制“以石子之声,话百年团史”视频20余期,投放抖音、B站,播放量4500+,获赞2000+,粉丝数200余人次,辐射人次3000余人,取得良好反响。
(图为实践团成员前往红色圣地并录制石子之声视频) 曙光课堂领未来,石油精神永相传 曙光实践团前后前往河北省涞水县第二小学、陕西商丹高新学校、承德市隆化县大坝中学等十余所中小学,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课堂,融合石油精神、铁人精神等,共开展【云端助冬奥,新材向未来】、【学习冬奥精神,做合格共青团员】、【听石子讲故事,悟前辈之精神】等特色曙光课堂26期,收到学校表扬信一封、学生和家长感谢信代谢信数封,制作课堂展示推送12篇,微信推送总稿数5万余字,总浏览量20000+。
(图为实践团收到的部分感谢信)
(图为支教小朋友的笑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扶贫绝非一朝一夕,理想信念教育亦绝非一蹴而就,中石大新材曙光实践团必将持续凝聚青年,发挥青年力量,持续关注偏远地区、聚焦特殊群体,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助力乡村教育扶贫,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作者:王荣亮,刘新阳 中石大新材曙光实践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