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留德十年》有感
我曾经好像在很多地方寻过他。 在清平县的村落里,穿着朴素的他玩闹戏耍,在济南的私塾里,他刻苦学习又偷看闲书。他也曾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又融入到了清华大学的众多人才中, 仿佛共同感慨过“考她娘的什么东西”,一转眼便换到了他在母亲坟前痛苦,最终他终于成为了我们印象中那位熬过抗战,住过牛棚,历经沧桑,守得清贫的一代大师。 他仿佛就是这样的,我们对他的印象来自课本,从济南到北京再回到山东,但是好像又不止这些,依稀记得他写过一篇回忆德国的窗台的文章,是在读小学时。这是小学课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篇章里,最美好绚丽的一笔色彩。 这抹色彩突然照亮了我的思绪,这个问题闪入脑海:留得的这十年,究竟对于青年季羡林有着什么意义?从清华的学生到学界泰斗,好像是季老注定的转变,可他在走上此路前是否也有过迷茫呢? ——《留德十年》给了我们答案。 说来惭愧,我曾经在小学草草阅读过季老的这部作品,我当时是怀抱着了解德国的想法去的。让我第感到意外的是,季老一开始居然是想学习希腊语的,而并不是他后来所精通的梵语和其他语言,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下了课走回家来的时候,痛苦啃着我的心,我在哥廷根做的惟一的美丽的梦,就是学希腊文。然而,照今天的样子看来,学希腊文又成了一种绝大的痛苦。我岂不将要一无所成了吗?” 可能是我恰好也到了这个年龄,理科高考失利,社科类自招未成,我最后只能在理科专业中选择了经济学。我看到这段时,如遇天涯沦落人,同样在诸多大门前流浪而不靠入。 让我感到安慰的是,这样的大师一开始也没有如意学成希腊语,他也没有像童话那样,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学通希腊语,而是像下文这样一边考量现实,一边尊重内心的选择。 “在哥廷根,我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指的是梵文的学习。这条道路,我已经走了将近六十年,今后还将走下去,直到不能走路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在青年季羡林选择完道路后,我自己也感受到了安慰,仿佛共同完成了什么伟业。 我小的时候,对于当时纳粹德国的人文历史非常感兴趣。在没有建立起唯物史观前,也只是随波逐流地感叹“德国人也有好人”,赞同所谓“人性论”观点,而全然忽略了犹太人在当时德国社会处境,忘记了那有社会的不友好思潮。在季老的文章中,这些都隐隐得到记载,我们也借此看到了真实的德国和留学生,有热心的房东,也有各不同面貌的华人留学生,还有他的老师们。 描写人际间情谊的文章很多,但季老的文章永远文如其人,没有半点的“假抒情”和“样板戏”,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第二位老师,他发现季老的生活太清苦,亲自找文学院长,要求增加我的薪水。当然,季老的解释也很有趣,他对于钱财不贪心,自认薪水充足,他显得清苦的原因无他,只因他总是枵腹买书,这也让我们能够看到作者本人的幽默。 除去一个个鲜活的人,回到这本书本身。《留德十年》不仅具有文学和史学价值,也是青年走进大师,探寻人生道路的良师益友。(吕欣奕 中央民族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