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送法下乡润人心,乡村振兴开新局
2022-08-15 11:57:24 来源: 浏览:244

为积极参与到基层法治建设中,同时配合宣传与助力乡村振兴,契合“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时代主题,7月15日至7月17日,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组建“乡约一夏,与法同行”理论普及宣讲团,前往重庆市巫山县开展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活动。宣讲团始终秉持“法律普及+乡村振兴”双线并行的活动模式,通过开展法治精神座谈会、进行普法宣传活动、参观乡村振兴示范村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更好地体察社会民情,运用所学知识,担当时代责任,同时以己之力帮助百姓知法、守法、懂法、用法,关怀弱势的老年人与留守儿童群体,探索普法宣传与乡村振兴的新形式。

普法宣讲进乡村,法治精神入民心

7月15日下午,国际法学院“乡约一夏,与法同行”理论普及宣讲团的第一站来到了巫山县人民法院,与巫山县人民法院的几位扎根基层的干部进行了“校地共建”法治精神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基层干部们将心比心地与宣讲团成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基层工作经历与心得,宣讲团成员们也同前辈热情交流,提出自己的疑问,更加深入地了解基层法治工作。

为实现“精准普法”,助力基层法治建设与乡村振兴,西南政法大学“乡约一夏,与法同行”理论普及宣讲团还来到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进行普法宣传。重庆的天气格外炎热,但团队成员的热情却不因酷暑减少半分。成员间团队协作、分工负责,一部分在广场上支起了普法宣传站,另一部分则深入大昌镇的大街小巷,向当地居民派发普法宣传单与小扇子。许多居民在了解本次普法宣传活动后,纷纷来到普法宣传站,提出生活中遇到的各类法律问题,团队成员不仅细致热心地向当地居民普及了民法典的有关知识,更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交流。

在进行普法宣传时,还有一位农民工伯伯手攥着宣传单来到团队的普法宣传点,他所参与的建筑工程经营不善,老板拖欠工人们的工资合计有几千万。在了解伯伯的故事后,团队成员唐异和刘闻涛也感到难过与无助,他们向伯伯解释并安慰道:“这份债务从法律上来说并不能由他的孩子来承担,而且已经过了二十年,恐怕已经过了诉讼时效。”

“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只有全心投入基层法治实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诉求,才能使法律真正惠及全民。”普法活动咨询小组的的刘闻涛同学感慨道。

情系老人儿童,脚步丈量乡村

如今,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谋生、乡村中只留下一部分老人与留守儿童成为了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乡约一夏,与法同行”宣讲团的成员们以此为着眼点,来到敬老院与村中看望老人和孩子们,希望以自己的力量给予他们一定的精神支持,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浓的人文关怀。

7月16日上午,“乡约一夏,与法同行”理论普及宣讲团带着准备好的礼品来到了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养老服务中心,分别组队对老人进行慰问、为老人们表演小品、和老人们友好沟通,在相处的过程中了解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养老院的基础工作。在节目表演中,同学们表演的小品和相声获得了老人们爽朗的笑声;在交流慰问中,老人们向宣讲团队员倾诉了他们生活的不易,这里的老人基本都是“无后”老人,只有依靠养老院来提供基础生活保障,但精神文明生活无法保障,家人的陪伴也少之又少。这些亲身所见,让宣讲团队员们更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推进养老建设的必要性,更真切的认识到解决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中的养老问题不可能仅仅依靠暂时的慰问,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建设完整的制度体制。

下午,宣讲团的队员们在大昌镇光明村联合巫山县人民法院开展了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题的法律宣传活动。成员们走进田间地头,为村民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性与法律救济方式,以期用法律的力量更好呵护祖国儿童的健康成长。

之后,成员们开展了以有奖知识问答、安全知识普及、创意手工折纸为内容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在与孩子们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中,儿童的活力与朝气感染到了每一个人,与此同时,作为留守儿童的他们所处的不完整的家庭环境也让团队成员们深深为之感触。活动中,宣讲团成员员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问题,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不仅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还要从根本出发,因地制宜考量配套措施,以乡村振兴为根本出发点,加注社会关怀

探寻发展之道,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不能脱离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把打造本地农村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工作出发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毫不动摇,因地制宜,共同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月17日,“乡约一夏,与法同行”理论普及宣讲团在经过长途跋涉后来到巫山县大昌镇光明村参观学习。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生态建设先行村,光明村在修复村庄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在村民们的介绍下,宣讲团了解到光明村从之前的经济落后,生态破坏的状况到如今山青水绿,健康发展的光明景象所实施的各项举措——“关闭环境污染严重企业”“实施长江禁渔期”“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沿江企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实现了巨大的转变宣讲团成员们也在参观过程中收集了许多图文素材,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宣传光明村,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实地的体验与观察,团队成员们对光明村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赞不绝口,也体会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推进乡村振兴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地迈进,力争新突破,为加快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奠定基础。

为期三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中,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乡约一夏,与法同行”理论普及宣讲团的成员们走进田间地头,以各种形式将基本法治精神、基础法治知识向百姓们讲活、讲透,用青年力量推广乡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经过本次活动,团队成员们深刻意识到普法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长期任务,只有让普法常态化、规范化,才能持续地、有成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进程。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青年们更是要运用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乡村普法教育的新形式,用群众更喜闻乐见、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开拓乡村普法的新思路,在寓教于乐中提高百姓们知法、守法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村民们懂法、用法的能力,从而提高农村群众整体的法治观念,助力开拓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通讯员:黄湘月)

Tags:下乡 人心 乡村 振兴 发布者:晨晨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南宁一职校“五融三通两延伸”人..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