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学子三下乡:感知非遗文化,传承传统技艺
为探寻家乡特色文化,助力非遗技艺传承传播,7月4日至7月23日,苏州大学承遗·拾艺实践团成员赴江苏常州开展了为期二十天的实践活动。成员参观梳篦博物馆、梳篦厂生产园区,走访非遗创意基地,通过实地参观调研、采访当地市民、体验梳篦制作技艺等形式,学习家乡非遗文化知识,了解当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宣传情况。 寻访梳篦之乡,探寻制作之艺 7月4日下午,团队成员来到全国第一家集中展示“宫梳名篦”的博物馆——龙城梳篦博物馆参观学习。该馆以实物和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示了常州梳篦的工艺历史、杰出成就和瑰丽风采。团队成员欣赏馆内各时代精品梳篦,了解梳篦制作技艺的悠久历史、所用原料与制作原则,深切感受着常州梳篦的设计之美与独特魅力。 团队成员还前往不远处的常州梳篦厂生产园区实地调研。厂区负责人徐燕为团队成员介绍了常州梳篦厂的历史沿革、生产规模与人员分工。她表示,受工艺复杂、实用性降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制作篦箕的手艺人日趋老龄化,梳篦厂也因销售困难生产规模日益缩小。希望未来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梳篦非遗的保护,通过了解学习与多元宣传,助力这一特色非遗文化在新媒体语境下焕发新生。 在徐燕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参观梳篦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梳篦的生产过程。成员们了解到,梳篦生产工匠们融智慧、艺术于实践,创造了“二十八道制梳工序”与“七十二道制篦半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精细活,哪怕只是一丁点差错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在调研中,成员们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师傅们的踏实细致、追求极致深深叹服。
图为常州梳篦厂车间工人为团队成员演示梳篦彩描技艺 感知非遗文化,了解传承困境 为了解常州梳篦的传承现状,团队成员还前往文亨桥畔的篦箕巷开展采访访谈。篦箕巷作为清代常州西郊八景之一,一直以制作篦箕和木梳闻名。曾经的“文亨穿月,篦梁灯火”便是对这里繁华景象的真实写照,然而如今随着洗发水的普及,密齿篦已从很多家庭中消失,篦箕制作行业的没落也使这条巷子繁华不再。目前该街巷只有几家店铺营业,行人也寥寥无几,只有几位大爷坐在运河边休闲纳凉。 团队成员在对过路行人与真老卜恒顺梳篦店店主的采访中,切实了解了市民对常州非遗的了解程度与学习意愿、当地梳篦工艺品的销售情况与非遗文化的宣传情况。在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不少市民只是知道梳篦制作技艺是常州非遗,而对这项技艺的历史底蕴与工艺缺乏了解,而在疫情影响、实用性降低、宣传路径单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常州梳篦的销量呈下降趋势。在当日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及时整理了访谈记录,并就常州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措施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成员们还分工合作,录制了四期家乡非遗专题微课,以公益课堂的形式,将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紧密相连,通过多方新媒体平台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非遗文化。
图为团队成员录制非遗微课 走进创意基地,体验制作技艺 7月21日,团队成员在常州青果巷非遗创意基地亲身体验了梳篦的制作流程。常州梳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邢粮老师为团队成员们讲解了常州梳篦的制作工具、原料选材与制作流程,并指导成员们体验木梳的开齿与抛齿、划样和锯背。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一一体验木梳打磨等工序,并用颜料对木梳进行图样描绘,深切感受着手艺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守护传统非遗技艺的匠心与初心。 在木梳制作体验完毕后,邢粮老师还为团队成员讲述了他不断求学充电,汲取创意灵感的故事与“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的成功秘诀。邢粮老师告诉团队成员,制作梳篦是一个极其细致的纯手工活,不仅技术要求高,还要眼明心细,更要耐得住寂寞。当初与他一同学习梳篦技艺的学徒有30人,仅有他坚持至今。 邢粮提出,创新在常州梳篦的发展中至关重要。因此,他不仅在木梳制造中融合了传统文化韵味与现代时尚风格,还成立非遗创意基地,通过知识讲解与开展梳篦制作亲子体验活动,拉近这一技艺与普通民众的距离,让更多青少年知晓常州这一特色非遗文化。成员们在邢粮老师的讲述下更全面地感知了常州梳篦非遗文化与匠人“传承、创新、手工、时尚”的文化理念。
图为省级非遗传承人邢粮老师指导团队成员制作梳篦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苏州大学文学院承遗·拾艺实践团守着“传承非遗,守护匠心”的初心,不断走在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道路上,在行动中传承非遗技艺,感受文化之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王心悦)
图为团队成员在龙城梳篦博物馆前合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