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锣鼓风韵,传承非遗之美
为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近距离感受中国山东威海渔家锣鼓的宏伟气势,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韵齐风——匠心故里”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金穗酒店,对渔家锣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伟进行采访,探索威海渔家锣鼓背后的故事。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到达金穗酒店,观看渔家锣鼓的会展。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锣鼓队,叔叔阿姨神采飞扬,舞动双臂敲打出精彩的鼓点与乐谱,他们时而整齐划一,时而又在混乱中有着可以寻到的节奏。一场演出结束,他们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轻轻一挥,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体现出渔家村民的质朴与快乐。紧接着,一场规模更大的演出要开始了,八台大鼓放置在中间,其他的小鼓,大镲,小锤放置两边,待一切都准备就绪后,锣鼓队的队长一声令下,锣鼓队全员蓄势待发,二声令下,全员慢动作开场,节奏缓慢,但气势如虹,随着口令的不断发下,锣鼓队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最终达到顶峰,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力度到位,鼓声震天。虽然他们的年龄都已经很大了,但是并没有因为年岁而减少丝毫的气势,在一阵高潮过后,他们又变成了节奏缓慢的鼓点,在大家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锣鼓队在结束鼓点的伴奏下,结束了今天的锣鼓会展。 会展结束后,队员采访了渔家锣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龙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她带领自己的团队为荣成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团队在她的带领下进入各大校园、企业与养老会所,讲述渔家锣鼓的发展历史,弘扬渔家锣鼓的精神内涵,推动荣成非遗赶大集,非遗购物节,非遗海草房展览等一系列非遗传承保护展览活动。1月25日下午14点10分,参加西霞口渔村“村晚”,并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向全球观众直播,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央视频的接力云直播,展现新时代山东荣成的新风貌,新气象,并且将胶东半岛的浓厚渔家风气推向全国各地,很好的发扬了渔家锣鼓这一传统艺术。渔家锣鼓队队长龙伟表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我有责任与与义务来保护和发扬我们山东省荣成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我的工作,在接下来我担任队长的日子里,我要继续将荣成的渔家锣鼓发扬光大!” 团队成员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收获颇丰,队员在欣赏锣鼓的同时也体会到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艰辛与不易,也增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坚定了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和信心。 据悉,荣成,西汉始置不夜县,属东莱郡。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先后两次来荣筑桥立祠,观海祀日,汉武帝也曾前来拜日主。清朝,雍正13年,雍正帝钦赐嘉名荣成,隶属于山东省登州府。荣成临海,被渤海黄海三面环绕,海域面积广阔,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正因如此,渔民们在长期的海上作业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锣鼓这种古老乐器为内容,同时也包含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渔家锣鼓作为渔民生活和劳动中常用到的民间吹打乐,广泛流传于荣成沿海东部。荣成的渔家锣鼓采用多种打击乐器,利用鼓,镲,等乐器合奏而成,鼓点节奏气势宏伟,铿锵有力,表现了沿海民众对于生活的积极心态是渔民海上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荣成渔家锣鼓于2006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渔家锣鼓是胶东地区渔业文化的一个极为突出的文化,它是沿海地区长期与海洋交流的一种文化色彩,每逢过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通过渔家锣鼓时而紧张时而舒缓的鼓点节奏,表达了渔村人对于大海的敬仰,以及出海时的宏伟景象与收获时鱼虾满船,盆满钵满的愉悦心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