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被遗忘的声音,传承五千年的文化
当下,非遗文化的传承面临诸多的问题:传承生态流失严重、传承人才青黄不接、传承形式内容单一、现代文化冲击激烈。这些都使得我国为数众多、不同层次类别的音乐类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困境重重,很多项目难以为继。而由河北大学的一批本科生创建的“寻乐——寻雄安非遗音律,唱乡村振兴好声音”项目,就是力争用青年学子的创新思维和才干学识,给非音乐遗文化的发展传承注入生机。 在非遗音乐中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下,中国传统音乐保护已经正式进入了“非遗”保护时代,这将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成为主要的内容与形式。河大学子积极响应该号召,致力于在非遗音乐中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项目立足雄安新区,面向京津冀及至全国,寻找那些藏匿在乡间的传统乐音,助力中国传统乐器焕发生机活力。通过数字化采集技术,对这些传统乐器的曲调和演奏形式进行采集和整理归类,形成数字化音源库,再对形成的数字化乐器音源进行二次创作。 运营体系分为两部分:原版录制上传乡村传统音乐供付费使用;利用传统乐音的曲调或乐器进行现代编曲,并进行商业合作。于此同时,该项目已经建立了由指导专家、交叉团队、客户端三方交互搭建的OLM平台,创建了专属网站,确保项目稳定运营。并积极在诸如B站、抖音等平台进行推广;通过音视频制作、文创产品开发、游戏音乐设计、演出经济规划等其它内容加以补充,全力推动当地传统乐器的传承保护。 “我们尽量考虑完全,利用好当下的互联网技术和新兴平台,考虑如何让青年人接受,追求创新途径,让非遗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传播。” 该项目的负责人丁浩然说,“一开始是挺难的,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坚持,我们想为民音、为国家做点什么,至少现在成果还不错,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截至目前,团队固定成员已达30余名,先后有500余人参与其中,团队成员包括高校大学生、专家教授及社会志愿者。累计开展调研、走访、音乐采集等各类实践活动300余次,累计行程400公里,拍摄录制时长超1000小时,拜访了30位传统乐人,创新编曲15首。 引领教育,带动就业 该项目致力于学教结合+产学研结合,定向培养团队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中国非遗传统文化讲座,与高校、行业组织、乡村单位成立音乐带动乡村发展的振兴。此外,团队通过教、授当地乡村非遗音乐家直播、运营、拍摄、剪辑等能力,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现已经直接带动600余人就业,间接带动1200余人就业。这不仅让中国传统民乐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学习,还解决了一部分的就业、生存问题,让文化发扬与经济发展并进。 立足公益,做好乡村振兴 项目团队积极与要挖掘的音乐所在的当地部门合作,获取故事素材和经济支持,并未当地进行宣传推广,力争将公益立足好,做好乡村。在获得故事和音乐素材并进行加工推广后,通过非遗人版权全部归他们所有;通过艺术再创造获得的营利除了维持项目的正常运营外,其他反馈给当地的非遗村民手中,有的用以帮助采集地的文旅事业建设,有的用以当地非遗音乐教育支出,还有的捐献给中国贫困地区,给他们送去非遗乐器,促进乡村振兴的发展。 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是我们青年人,要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我们不能怕吃苦,既然我们有这个想法,还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我们一定尽力做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