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我们不能忘记
春节本是家庭团圆、走亲访友的日子,是一年之中最为欢快的时光,但突入其来的疫情使人们猝不及防,使得这个春节不仅没有往年喜庆、祥和的氛围,反倒是不安、焦虑甚至是恐惧成为了每个人春节的主题词,不安的是疫情什么时候结束还不确定,什么时候才能回归正常的生活还是未知数,焦虑的是现在不能工作,房贷、车贷、生活开销怎么去解决,恐惧的是疫情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近,自己和家人会不会被传染,传染了又怎么办?国家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现在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在为防控疫情做贡献,虽然被“封”在家中的滋味不好受,但这也是无奈之选,今天短暂的封闭是为了让自由来的更早、更快些,我们也不妨利用这段时光,使自己真正的静下,用心来去思考一些问题: 你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有一顿饱餐就是幸福,对于整日奔波忙碌的人来说,能够休息一段时间就是幸福的,而对于一个身患重疾的人来讲,能够活着就是幸福,这些都说明幸福因人而异,不仅如此幸福还因时而变,昨天处在饥饿状态下的你还认为,有一顿饱餐就很幸福了,而今天的你不再为衣食而犯愁时对于幸福的定义有了更高的要求,就像现在,每个人都被“封”在家里,能够去公园散个步、去打场球,这些在以往再平常不过的行为都成为影响我们幸福指数重要的因素,甚至能够去上班、去工作我们都会认为这是天大的幸福。写到这里,我似乎明白了,幸福就是自己现在没有却又想得到的东西得到了,或者是自己曾经拥有的,突然间失去了,然后又回到自己身边,这就是幸福。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幸福,那么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光是不幸福的,因为我们想要的东西在得到他以后,他将不再是我们幸福因素的组成部分,我们幸福的指标就只剩下得不到的和已失去的,这样就会造成我们一直在追寻幸福,幸福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为什么会这样?我想是因为我们都混淆了幸福与目标、追求的概念,幸福是一种心态,而我们现在没有却想要得到的和失去的想要他回来的,这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幸福的状态并不妨碍我们或者说会更加催进我们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不断修正我们的目标和追求。 其实幸福与外物关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坐标,得到的一边在延长同时,失去的一端也会随之增长,而人生始终处于坐标的中心“0”位置, 而真正的幸福的本源来自我们的内心,一个人富有会幸福,但是贫穷的人照样可以过着幸福的生活、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是幸福的,但是帮助别人的人,由于自己的付出,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的极大的慰藉,同样也是幸福的,这也证明了失去与得到不是对立的概念。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魂归黄土,所拥有的一切,当你生命走到终点时,与你再无任何瓜葛,就是一丝一毫、一针一线都带不走,反而能够体现你人生价值的,是你留下了什么,留下了好的家风,可以影响你的子孙后代,使之辈辈相传,代代受益、留下了“不以善小而不为,不易恶小而为之”的为人之道,可以影响到你周围的人让他们心存善念、留下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会化解许多矛盾,让事理变得清晰,这些恰恰与外物关系不大,都是源自我们的内心。 幸福不是我们得不到和已失去的,恰恰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就像现在,因为疫情,我们都没有办法出门,但是以往我们不总是说没有时间陪家人和孩子吗,现在不正是弥补家人和孩子的最好时机、就像以前我们总是抱怨工作太忙、压力大,想找个机会好好休息放松一下,现在假期延长了,我们不是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以往都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怎么突然实现了,反而成了影响我们幸福的因素,追其根源是我们的过于关注我们向往的,而忽略了现实所拥有的。 幸福不是一个绝对值,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幸福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一种“如果无一物,不会惹尘埃,如有很多物,尘埃又何妨”的豁达、是一种既珍惜现在的拥有又不忘目标,勇于追求的状态、是一种得之坦然,失之淡然的境界、是在顺境中不漂浮,逆境中不消沉不忘初心的坚守、更是一种我可以让更多人得到幸福的价值。 疫情过后 疫情终将被战胜,生活将会重归往日的的平静,但是如果此次疫情过后,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是留下了一段回忆,而没有教训和惊醒,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相同的场景会再次上演,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反思、都要吸取教训。 首先我们要有敬畏之心,而敬畏之首就是要敬畏“自然”,《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经典表述,“人、地、天、道、自然”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序的,在这其中“人”是最渺小的,而自然是最上位的概念,而“法”就是遵循、效法的意思,既然“地、天、道”都要遵循、效法自然,更何况最为渺小的“人”?然而随着科技的发达,对于自然了解的不断深入,人们狂妄自大的本性暴露无遗,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越来越少,似乎觉得依靠人力就可以控制自然,改变规律,渐渐忘记了自然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为了实现自己的欲望,对自然肆无忌怛的破环、永无止境的索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当自然不堪重负时会发出警告,其实随着自然界物种的不断灭绝,就连以前泛滥成灾的麻雀都成了保护动物、我们以牺牲环境来获取巨额的利润,把污染物排入河流、地下,造成饮用水污染使鱼类变成了“毒鱼”,我们喝着污水吃着毒食物呼吸着污染的空气,却在抱怨,医学技术一直在发展,药物越来越好,但病却越来越难治,各类自然灾害频发,这些不都是自然界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吗?然而我们没有因此而惊醒,没有办法只能通过惩罚的方式来惊醒人类,且手段大多数都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就像此次疫情,由于人们对自然界动物的残忍和屠戮,严重威胁到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无奈只有通过报复的手段来阻止人类的杀戮以维系自己的生存,最近流行的一个段子很形象的表述了这种关系:“几千年来,一直都是人把动物关进笼子,而如今动物成功的把人类关了进来”,有人认为这是世道轮回,但我更相信这是身为自然界一份子的动物报复、惩罚人类的一种方式,而且这不是第一次,非典才过去多少年,人们似乎都忘记了?如果我们继续这样肆意妄为,我坚信这也不是最后一次。 所以,作为自然界一份子的人们要始终对大自然保持一份敬畏之心,要慢慢学会与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和平共处,在人类发展的同时,为它们留出一份生存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侵占、索取和屠戮。 其次要敬畏规则,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是规定出来共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规则的形成是人们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得来的,是维护秩序的重要保障。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行业也都有行业的规则,可以说规则无处不在,这些规则看似约束了我们的行为,但实质上是在保护我们的自由,就像自然规则就是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交通规则是为了保障我们通行的安全和顺畅、人们之间的交往规则是保证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友爱,营造诚实守信、宽容互助的社会风气,而在现实中总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不去遵守规则,到头来规则遭到人为的破坏。殊不知规则的破坏,到头来损害的是我们自身的利益,有多少自然灾害时因为不遵守自然规则造成的、多少交通事故是因为违反交通规则造成的、又有多少矛盾、纠纷是因为人们之间尔虞我诈造成的。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敬畏规则、遵循规则就是对我们自己最大的保护。 第三是要敬畏法律,法律是规则的下位概念,当一种规则需要更紧迫执行和更强有力的保障时,就会把它上升到法律范畴,违反法律以外的规则时,可能受到的只是道德的谴责,而违反法律则要收到严厉的制裁,所以说敬畏法律、遵守法律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然而,我们看到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毒奶粉”、“地沟油”事件层出不穷,为了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去诱骗、欺诈他人、甚至在抗击疫情中,为了自己所谓的“自由”,谎报行程、不主动隔离,造成疫情因人为原因传播。这些行为终究会害人害己,我们常说国法无情,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触碰法律红线,终将受到严厉的制裁。 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守住我们的底线,端正我们的言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律。 尊重生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旦失去意味着消亡,没有任何逆转的机会,不仅是人类一切有生命动物,甚至是世间万物生灵,都是如此。所以我们要尊重生命,尊重人的生命,尊重其他动物的生命、尊重世间万物生灵的生命。 首先要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生命不能狭义的理解为不去剥夺他人的生命,而应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当一个人最为宝贵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挽救、帮助他,这也是一个人价值的最好体现方式、是品格是否高尚的判断标准,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我们看到“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以震惊世人的速度建投入使用,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我们看到已经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由于夜以继日的工作,钟老的双眼通红,然而当我们看到他坚定的眼神、科学的分析、判断,使我们更加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当我们看到人民子弟兵到来时,我们的心不慌了,哪里有困难、有危险哪里就有军人的身影,他们就是我们的“定心丸”、当我们看到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从全国各地驰援而来,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儿女一条心共克时艰的决心、当我们看到一名参与“火神山”建设的农名工兄弟,把自己七千多元的工资全部捐献出来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还有许许多多平凡而又感人的事迹,他们都是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尊重生命的理念,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能没有办法到疫情一线去救治患者,直接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但是在这特殊的时期,按照国家、政府的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减少外出同样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要尊重动物的生命 我们不是佛家子弟,尊重动物的生命并不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不去杀生,都成为素食主义者,人处于食物链的最顶端,千百年来许多动物经过人工驯化、繁殖,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必要的营养,但是对于任何动物我们都有义务保证它有尊严的活着并且有尊严的死去,哪怕最后端上餐桌成为我们的食物。然而为了能够节约成本获取利益,出现了“活熊取胆”残忍事件、为了满足自己扭曲的心理,出现了“虐猫事件”、为了一饱口福,我们除了人肉不吃,剩下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没有不敢吃的,以至于吃野味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而且吃法更是花样百出、残忍至极,记得前几年网上流传有一段吃活猴脑的视频,准备一张中间有洞的桌子,把一只活生生猴子的头漏在外面,下面全身固定,用小锤把猴子的头皮敲破,将滚烫的热油倒入猴子的脑袋里,在食客们享受美食的同时,猴子在哀嚎中死去。这种行为不仅是对动物生命的不尊重,而是人性的磨灭、道德的沦丧。人类和许多的动物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本来各有领域,各有生存空间,本应和谐共处,但是如果我们继续残忍的杀戮,达到一定的程度,动物也是会反击的。 尊重世间万物生灵 世间万物皆生灵,而且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要利用一些自然资源时,一定要索取有度,不可破坏整个生物链的平衡,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的空间,当下人们为了自身的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已经严重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城市化进程中,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植被被破坏,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在工业化进程中,工厂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环境被污染,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过度的依靠科技改变自然规律、打破生态平衡,使自然界逐渐呈现畸形发展的态势,大自然的承受能力有限,量变经过累积就会成质变,到时河水不再清澈、空气不再清新、植被不在浓荫,我们生存的环境会更加恶化。 只有尊重生灵才能逐渐把我们从麻木不仁的状态中解救出来,真正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良知人,才能让这个社会多一份关爱,少一些冷漠。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时刻都在关注疫情的发展,每天总有几次眼泪在眼眶中打转的情形出现,是为同胞的逝去感到悲痛,同时也被千千万万“逆行者”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他(她)们为了救助同胞、守护生命,主动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正是这种崇高的行为,使人性的光辉照耀华夏大地,也是我们更加坚定战胜疫情的决心。而我们每一个人,不妨在被疫情“封闭”期间,静下心来思考一下,看是否对“幸福”定义有了更加透彻的理解,更为关键的是在疫情过后,这次灾难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和惊醒,要时刻铭记于心,不然更大的灾难就在不远的将来。(河南先一律师事务所:荆小强 律师)
作者简介:荆小强,中共党员,曾在部队服役,现为河南先一律师事务所刑事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