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走出温度,曲江新区“2+1”机制助力老旧小区改造
通讯员/ 马斌 郜世有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却常常因为居民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居民意见不统一等原因,遭受层层阻力,导致改造工作推进缓慢。 改造需与民意密切结合,让民意先行。对改造工程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最难的往往不是资金坎,而是如何迈过群众心里的那道坎。再好的政策,遭遇民意阻碍,也很难发挥出最佳效果。当不和谐的声音出现时,如何说服居民,快速达成意见统一,是各地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都在思考的问题。 曲江新区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2+1”群众路线工作体系,通过“2勤1骨干”的模式,勤沟通、勤跑腿,配合“找骨干”,发动“民劝民”的灵活措施,使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居民中实力“圈粉”。 基层工作中,只有干部“下沉”,才能让群众路线走出“温度”来。只顾站在政策高度上指手画脚,根本无法听到居民的真正诉求。宣讲政策一定要密集沟通,从居民切实关心的问题出发,不厌其烦;居民有需求时,要主动作为,勤跑腿;在民意出现纷争时,发挥群众间的积极“骨干”力量,灵活运用“民劝民”措施,扫清障碍。老旧小区改造想要真正改到居民心坎上,就必须依靠群众力量,把群众的智慧凝聚起来,变政府独唱为居民加入的共鸣曲。 曲江新区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带领中交二航局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调查、会议宣讲等形式,在各小区不断发掘思想先进、觉悟深刻的积极分子,就政策进一步深入沟通。这些居民在充分了解改造政策之后,自发担任“骨干”,成为了民意建设的主力军。 “都是邻居,相互沟通起来会容易一些。”交大财经学院东家属院的陈和平先生告诉记者,“改造是为大家好,政府说不通,我们群众去说,我们说不通,还可以发动他们的亲戚、朋友去说。居民意见尽快达成统一,小区改造才能加快进度。” 太阳食品集团公司家属院的郑先生,如今已是该小区11号楼的意见领袖,在电梯加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我住7楼,加建电梯受益最大,所以我应该多出一份力。楼上楼下,谁家有困难,我第一个就到。远亲不如近邻,让老人多感受一些温暖,比给他再多的钱都高兴。” 3楼的阿姨不理解政策,他就每天守候在阿姨晨练回来的路上,一路聊到家,把政策讲透。1楼的老太太身体不好,每天清晨6点多站窗口透气,他就放弃懒觉,每天在窗外边跟对方聊天。 “大家都很通情达理的,你给他讲通了,工作自然就好做了。”在郑先生的努力下,该单元仅用一周时间,就达成了全员共识,启动电梯加建。 “2+1”群众路线在曲江新区多个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都发挥出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也为其他老旧小区改造打造了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政策机制,形成政府跟居民协同发力,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良好局面。 “以人民为中心”绝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要将群众路线走出温度,才能够唤起居民共建家园的热情,激发居民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工作才能够迎风破浪,一路高歌猛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