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人生寒冬中,焊花与绣针点亮生活
2020-12-11 14:31:19 来源: 浏览:257

刺绣在中国已存有2000余年的历史,而从事刺绣的大部分都以女性为主,但刺绣也并非完全是女性的专利,一位年过半百的建筑工人张兴发也做起了刺绣,他用自己的针线告诉大家,刺绣中蕴含“平静心”。

安静少言,眉目温和,微微垂首,一方绣布在手间不停翻飞,穿针走线间一幅娟丽的十字绣渐渐成形。不知道的会以为这是在形容某位心灵手巧的绣娘,确实,很难将这种“标签”安到一个男人身上。他叫张兴发,今年54岁,湖北利川人,现在是中建二局华东公司上海奉贤中电建项目的一名电焊工人。

人生寒冬中,焊花点亮了生活

入冬,申城进入了美丽的落叶季,雨后,气温也骤降下来。每当此时张兴发的腿还隐隐作痛。多年前,因一场突然的车祸,张兴发的腿落下了毛病,虽然对生活影响不大,但行动却不如以前方便。

留在家中“得过且过”,还是出去“闯一闯”,看着家中两个还在读书的孩子和残疾的妻子,张兴发决定,必须扛起家庭的重担!在同乡人的引荐下,张兴发进入中建二局华东公司上海奉贤中电建项目工地,接触焊接工作。

最开始在工地上做外架焊接时,面对同样的任务,由于腿脚不便,他的完成速度总是要比其他工友要迟缓。“刚开始很担心,因为动作太慢,工地会把我开除,我心里也很着急。但是项目部给了我很多包容,从来没因此说过我。”

这份不动声色的“理解”,让张兴发更加珍惜这份工作,骨子里“不服输”的劲被激发出来。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进度,每天早上他会早起一个小时,当“大部队”抵达工地时,焊花就已经闪烁在楼间。项目工程部经理罗源发现了张兴发的悄悄“用功”,每次照面,都会心照不宣地说一声,“加油!”

随着工作技巧的逐渐掌握,焊接速度也提了上来,而张兴发的生活,也随着这四射的焊花一点点亮堂起来。

他绣出22长《清明上河图》

除了做好电焊工作,为了多赚点钱补贴家里,他决定在工余时间,再“开拓”一门技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接触刺绣,慢慢的,也喜欢上了这门指尖上的艺术。

最开始,总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他,用嘲讽的语气笑话他,说,“这刺绣是女人的‘手上功夫’,一个大男人做这不丢脸面吗?”但他却不以为然。是是非非,流言蜚语,人这一生不能活在别人的口舌中。

他将第一个目标锁定在了中华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上。对于这幅画,不论是行外人,还是行内人,都能感受到其精致绵密的细节和承载着古老东方民族的恢弘气势,能达到震慑人心的效果。

“就是它了!”张兴发下定决心要把《清明上河图》绣出来。当然,他知道这个决定会受到了家人和邻里的不理解和怀疑。张兴发虽早有预想,但让他令他惊讶的居然是自己的女儿最极力的反对他,父女二人甚至还为此大吵了一架,最终女儿还是拗不过张兴发。

“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张兴发的行动正是这句话最好的诠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邻居的质疑与流言蜚语都在张兴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孜孜不倦的穿针走线下慢慢消散。

绣布上也逐渐显示出历史上旷世奇作的风采来,从草木到人物,从河流到街道,1643个人物,全长22米,张兴发历时7年完成的这幅壮观的《清明上河图》刺绣版,惊艳了很多人。

忙时焊枪抓,闲时绣线拿

时间的齿轮慢慢的旋转,焊枪与针线早已成了张兴发生命的一部分。早上天蒙蒙亮,张兴发抓着焊枪就一头扎在施工现场进行外架焊接,下班后就又拾起一方绣布开始专注刺绣,常常忘记时间,早上醒来时才发现自己昨晚是靠在床上睡着了。

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他绣织出30多幅主题作品。其中《金陵十二钗》等作品被人相中,刺绣已成为补贴家用的另一经济来源。回忆起第一次接到有购买意向的顾客电话时,张兴发说,“当时都快要激动地跳起来,挂掉电话,就高兴地喊了出来。”

每当工友们问到他是怎么做到焊接、刺绣“两不误,都在行”,张兴发都笑着说,“焊接和刺绣是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需要有一颗平静心。刺绣讲究一针一线,焊接讲究一点一提,没有平静心,绣线会断,焊条会粘,这两种活双管齐下,沉住气、不放弃,一点点去做,就一定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人生不就是这样嘛。”

简单朴实的话语背后,却是平凡人的坚韧与倔强。如今,在张兴发女儿心中,爸爸就是撑起整个家庭的“英雄”,不管有怎样的不尽如人意,也绝不认怂、永不服输,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认真过好每一天。(吴涵)

Tags:人生 寒冬 焊花 点亮 生活 发布者:小军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匠心筑造开放新窗口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