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遇见艺术,沉浸式光影展主题活动《我眼中的达芬奇》第一期顺利举办
“未来已来,以高科技作为支撑的虚拟体验未来将成为主流。”12月6日沉浸式光影展“时光宝藏·对话达芬奇”主题活动《我眼中的达芬奇》第一期如约而至。虚拟现实与扩展现实领域的领头人、中山大学人机互联实验室主任、广州大学R研究所所长翟振明教授就虚拟世界的艺术与人文理性分享了他的见解与看法。
(翟振明教授) 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以后我们将感觉自己就置身在佛罗伦萨的街上,对面走过来一个白胡子老人。交谈中他自然地进行自我介绍‘我是达芬奇’,聊到近况,他说‘我画了《蒙娜丽莎》。’”翟教授首先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带观众们畅想了未来的观展模式,“虚拟现实技术将会真实的还原场景与人物,让人们无法区分虚拟与现实。这将会给予人们更完美的体验。” 在进一步提到虚拟现实技术与展览的交汇点与提升点时,翟教授告诉我们“在高科技的加持下,虚拟现实中的达芬奇就不会只是活在我们的心中,而是活在身边。”
(活动现场图) 虚拟现实已经来了吗? 虚拟现实看似距离人们还很遥远,但其实已经在快速发展。翟教授提到,以策展模式为例,目前他们的科技团队已经还原了几个博物馆,戴上专业的头盔装备,人们便可以拥有身临现场般的体验。 虽然这些目前仍然是实验室中的技术,但是随着5G的来临,网络传输速度大幅度提升与延迟率降低,虚拟现实技术也将快速普及。 “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主流,我们无法拒绝大趋势,就像我们现在无法拒绝微信。”在谈到未来技术趋势与大众的选择,翟教授如是说。
(活动现场图) 人的智慧是基础,以人为本是准绳。 当下,翟教授正在带领团队制定虚实现实世界的“《大宪章》”,“虚拟世界需要规则,我们希望能够制定世界通用的虚拟世界的规则。”虚拟世界的建立要用艺术和人文价值来构建其基础,不论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其根本核心价值就是要以人为目标(黑德尔哲学理论),而艺术和文化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的产物,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中艺术与文化的构建和发展。 在高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同样不能忽略对于人本身的智慧的发掘。就像本次展览“时光宝藏·对话达芬奇”的对象——传世大师达芬奇,他一生的无数作品是当时个体发展难以超越和复制的思想巅峰,呈现了人类的自我意识觉醒能到达的惊人高度,是后无来者的创举。达芬奇之前,科学和艺术的联系并不紧密,达芬奇使得艺术的精确性大大提高。
(分享会结束后翟振明教授为活动留言) 本次主题活动于沉浸式光影展“时光宝藏·对话达芬奇”展馆内举办,此次的巨型光影艺术展首次落地深圳,采用国际领先的光影设备与技术再现了达芬奇的眼中的艺术世界,同时将中西方作品交叉展示,以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加深人们的认识。未来展览将继续于每周日下午举办《我眼中的达芬奇》主题活动,邀请相关领域内的领军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观众从不同方面深层次解读达芬奇,使得大众可以更多的了解达芬奇,更好的走进他的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