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和上海基金管理人玄泽鹏对于中外企业合资问题的深度解读
“在中国做合资公司很难,因为中外之间的合作,存在着许多经营理念和其他方面的一些磨合问题。”利和上海基金管理人玄泽鹏说。作为基金管理人的玄泽鹏,在中外合资的问题上思考了许多。 在被采访时,玄泽鹏提到,自己曾在美国的对冲基金工作,那时候业内有不少玩笑话称中国的经济数据不尽周全。玄泽鹏觉得中外合资就是给国内企业的一个机会,可以从官方媒体角度把正确及时完整的中国财经信息推向海外,而这正是财经媒体的重要职责之一。 此前,玄泽鹏曾研究过SBI在中国的投资,玄泽鹏特别提到了通过产业基金进行国内转型。玄泽鹏说,他非常关注产业基金,这种想法产生的原因是希望把资金集中地投入某个特定产业,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早在2011年,玄泽鹏就开始思索国有企业转型的机会。 但提到产业基金的规模问题,大家印象中往往十分巨额,国有企业在申请QFLP资格的时候,也确有被质疑过。但是玄泽鹏强调,其实这存在一定的误区,产业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协助企业转型升级,谁可以帮助企业做更好的资源匹配,谁就可以有申请拥有资格的机会,与规模大小并没有必然联系。 在被问到中国企业的优势时,玄泽鹏说,在美国,投资公司很多是看创意,创新的想法会带来新的技术革命,有时候比具体谁做更重要;而日本的投资者更关注商品。国内企业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需求差异化,企业也因此可以尽情施展,尝试各种各样的商品,而不必受制于同质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