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破茧成蝶:当美术课的灵感点亮数学思维之光——跨学科整合课堂新思维
2025-03-20 14:33:24 来源: 浏览:20

坚持在教室后方听课的第十六年,我依然保持着观察者与学习者的姿态。一天美术课上,阳光斜斜地铺在课桌上,孩子们正用彩色卡纸制作毛毛虫。当我班级的小张同学举着那条由“红黄蓝红黄蓝”规律排列的毛毛虫冲到我面前时,我分明看见了一簇思维的火花在跃动。  

“郑老师!您看我的毛毛虫会变数学魔术!”小男孩的眼眸亮得惊人。指尖抚过那串精确重复的色块,我的教学记忆突然被唤醒——这不正是《重复的奥妙》最鲜活的教具吗?抓住孩子兴奋的瞬间,我立即用手机定格这抹童真与智慧的结晶。  

当天傍晚,教室里的黑板上逐渐爬满彩色便签。同年组的其他同事围在四周,看我拆解这条“会说话的毛毛虫”:音乐老师建议用《幸福拍手歌》的节奏律动导入;语文老师贡献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叠字诗;体育老师甚至拍来了学生跳皮筋的规律动作视频。当各学科的教学智慧汇聚成河,一节突破学科壁垒的综合实践课逐渐成型。  

正式授课那天,教室变成了创意的工坊。孩子们拍着手寻找《幸福拍手歌》的节奏密码,摇头晃脑品读古诗中的文字回环,最后在美术区用毛根扭出属于自己的“数学毛毛虫”。当小张同学骄傲地展示他设计的“绿紫绿紫白”进阶版规律时,我忽然明白:真正的教育契机,往往藏在孩子天真的疑问里。  

这次省级优质课的突破,实则是教育观察的厚积薄发。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不仅要深耕本学科沃土,更要像候鸟般敏锐捕捉各领域的教学资源。那些在副科课堂上闪光的思维火花,那些课间游戏里的数学密码,都在等待我们用专业眼光将其转化为育人契机。  

这条特别的毛毛虫最终游进了我的教育札记扉页,它时刻提醒着我:当教师打破学科的“茧房”,孩子的思维就能化蛹成蝶,在知识的天空翩然起舞。这或许就是新时代教师应有的姿态——既是学科深耕者,更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者,永远保持对童心的敬畏与好奇。  

跨学科整合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创新,更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新时代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习的引导者和资源的整合者。我们需要从“教什么”转向“如何教”,帮助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发现知识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帮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和问题解决者。未来的教育应当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整合与创新,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文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学校圣克拉校区 郑立华)

Tags:成蝶 美术 灵感 点亮 数学 思维 跨学科 整合 课堂 新思维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海将军王滨:大连海参应做好资源..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