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半百医路铸仁心,一生卫国守初心——记包生强的不凡人生》
2025-02-19 18:43:51 来源: 浏览:20

​包生强,1954年出生于甘肃渭源,汉族,中共党员,字慎谦。他既是一位在医学道路上坚守五十载的医者,也曾是光荣的“两弹一星卫士”。

包生强的医学之路始于幼年时期。他的父亲是兰州大学医学院一期毕业生,凭借渊博的医学知识和仁心仁术,在包生强心中播下了热爱医学的种子。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国防事业的神圣与伟大,同样在他心中埋下了为国家奉献的坚定信念。

在岁月的滋养下,这颗热爱医学与奉献国家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1970年12月 - 1976年4月,正值青春的包生强投身中国人民解放军8100部队,成为一名“两弹一星卫士”,负责守卫中国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211厂。在这段时间里,他四次参加六分厂小型实验爆轰,不仅参与核基地的安保工作,还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各项复杂危险的任务,两次荣获连嘉奖,为“两弹一星”事业默默奉献。

有一次,一名战士从家中带来特产,向同排战友分享后,突发疑似中毒性痢疾,生命垂危。包生强得知后,立刻赶到现场。他目光坚定,迅速向上级汇报并护送到团卫生队进行诊断与救治。由于护送及时抢救得当无一死亡,全部脱险。包生强也因这次的救护行动,获得团部通报表彰。

1977 - 2020年,退伍后的包生强毅然回到家乡,扎根在渭源县上湾镇上湾村卫生室。上湾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村民就医困难重重。但他毫不犹豫地扛起了乡村健康“守门人”的重任。无论白天黑夜,只要村民有就医需求,他总是随叫随到。即便山路崎岖难行,他也会背着药箱翻山越岭,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

为了给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包生强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与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经过多年的钻研与实践,他在妇科、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方面颇有造诣。在妇科领域,针对不孕不育症患者,他会从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病因,为无数渴望新生命的家庭带来希望;面对带下症患者,他依据中医理论,精准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运用中药进行调理,帮助患者摆脱难言之隐;在痛经治疗上,他巧妙地将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疗法与中药方剂相结合,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面对脑梗死、脑出血等危急病症,包生强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总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准确诊断,并迅速组织抢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对于高血压患者,他不仅关注血压数值,更注重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干预,帮助患者从根本上控制病情。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针对胃溃疡患者,他会根据溃疡程度、患者饮食习惯等因素,制定包含药物治疗和饮食指导的全方位方案;对于慢性胃炎患者,他强调脾胃功能的调理,运用中药进行温和调养,同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982年,上湾社突发暴发性痢疾疫情,短短3天,250多人中就有108人感染,形势万分危急。包生强迅速做出反应,一边紧急调配有限的医疗资源为患者进行初步治疗,一边向上湾卫生院汇报求援。在等待支援的过程中,他身兼医生、护士、炊事员等多个角色,日夜坚守在抗疫一线。他亲自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为患者熬制药物,安抚患者的情绪。在他的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最终成功遏制住疫情,实现了无一人伤亡,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担当与使命。

此后,包生强全身心投入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他不辞辛劳地完成了全村1570人的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为每位村民建立起健康“数据库”。他定期为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免费体检随访,时刻关注他们的健康状况;对92.8%的孕产妇进行全面摸排及产前产后的细致访视,为新生命的诞生保驾护航;对90.67%的新生儿进行专访,给予新手父母专业指导;对99.26%的0至6岁儿童完成预防接种和查漏补种工作,为孩子们筑牢健康防线;每月按时为6 - 24月龄儿童发放营养包,助力儿童健康成长;积极配合上级完成水质检查等多项公共卫生工作,每年对辖区35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筛查,全方位守护乡村公共卫生安全。

他还致力于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运用针灸、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疗法,累计治疗农村常见病患者数千人。他的努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且有效的中医药服务,大大减轻了村民的就医负担,也提升了村民对中医的认可度和信任度,让中医文化在乡村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1995年,中央国家卫生部卫生防疫司、疾病控制司司长戴志澄在市县乡各级领导的陪同下,亲临上湾村检查基层卫生防疫及妇幼保健工作。包生强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和扎实的专业能力,获得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扬,荣获省市县卫生行政部门的表彰奖励。他提出为乡村医生设置专门医疗办公地点的建设性建议,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与重视并最终得以落实,为乡村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改善了乡村医生的工作环境,推动乡村医疗事业进一步发展。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包生强,不顾自身辛劳,毅然投身抗疫一线。他积极参与返乡人员排查、体温检测、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为守护乡村安全筑起坚固防线。面对防疫物资短缺的情况,他多方协调、四处奔走,为村民争取口罩、消毒液等物资;面对村民的恐慌情绪,他耐心安抚,用专业知识消除大家的疑虑。他的坚守与付出,让他成为村民心中的抗疫英雄,他的身影在乡村抗疫战场上闪耀着光芒。

在医疗领域深耕多年的包生强,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敬业精神,收获了诸多荣誉。他曾获评“甘肃省免疫规划工作先进个人”和“优秀乡村医生”,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多年来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

(包生强同志被评为“甘肃省免疫规划工作先进个人”,特发此证,以资鼓励。颁发单位:甘肃省卫生厅,时间:二零一一年十一月)

(包生强同志被评为2013年度优秀乡村医生。特发此证,以资鼓励。颁发单位:渭源县卫生局,时间:二零一四年三月)

在他光荣退休之际,上湾卫生院全体职工及全体乡村医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赠予他一面锦旗,以此表达对他的深深敬意。锦旗上“心系基层 情系于民 救死扶伤 医德高尚”这十六个大字,是对他多年来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用高尚医德和精湛医术服务民众的高度认可和真实写照。

(包生强同志光荣退休,心系基层 情系于民 救死扶伤 医德高尚;上湾卫生院全体职工全体乡村医生 二〇二〇年六月)

包生强不仅在医疗事业上成绩斐然,他的家庭在生活中也展现出了良好的风貌。他的家庭曾被评为“五星级文明户”“先锋引领典型户”,这些荣誉见证了他家优良的家风传承。在家庭中,他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家人,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氛围。他的家人也在他的感染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乡村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成为了邻里间学习的榜样。

(上湾镇第二届南谷玫瑰文化旅游节 五星级文明户;中共渭源县上湾镇委员会 渭源县上湾镇人民政府 二〇二二年七月一日)

(包生强家庭被评为先锋引领典型户,特发此证,以资鼓励。中共渭源县上湾镇上湾村支部委员会 渭源县上湾镇上湾村村民委员会 二〇二三年七月一日)

如今,虽然包生强已经退休,但他那颗炽热的医者之心从未冷却。他在家中精心布置书房,摆满了各类医学典籍,每天沉浸其中,求知若渴地汲取知识养分。结合自己五十载丰富的从医经验,他着手撰写医书,希望将自己遇到的典型病例、独特的治疗方法以及对医学的感悟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为医学发展添砖加瓦,也为后来的医者照亮前行的道路。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医学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展现了一位医者的高尚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未来的日子里,他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医学事业,为守护人民的健康而努力奋斗。

Tags:《半百医路铸仁心 一生 卫国 包生强 不凡 人生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开年囤酒正当时,咏悦汇酒库为岁..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