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分析
战平 (烟台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烟台264670) Zhan Ping (School of Marxism, Yantai Vocational College, Yantai Shandong 264670, China;) 战平,女,汉族,1985-03,山东烟台人,烟台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职称,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思政课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路径研究》 摘要:当今世界飞速发展,大国战略博弈、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复杂激烈。高职院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把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责任重大且紧迫。目前,高职院校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未来也必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和关键支持力量,在开展思政课教育教学时应更注重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对时代的敏感认知,教师应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整理出二者的内在逻辑框架,探索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思政课中的教育意义,并从拓展融入方向、重视时代发展、多元化教育形式等角度创新融合教学,有效提高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成果,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促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落在实处。 关键字:总体国家安全观;高职院校;思政课;内在逻辑 引言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安全工作的重要行动指南。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更应把握时代要求,将国家安全教育作为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探索它的教育意义,打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切实推进理实一体化,通过建构“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教育引导大学生能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提高国家安全形势的研判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维护国家安全的使命意识和应对能力,最终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一、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框架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不可替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同高职院校思政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是契合一致的,二者均统一于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把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有助于不断丰富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既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提升思政教育理念的需要。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牢固树立对国家的归属感与使命感,培养有理想信念,有仁爱之心、有忧患意识、坚定自励,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1]。二者的共同点都是以国家发展和家国情怀为基础协同育人,促进学生的思想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从而达到综合育人的融合性教育目的,这也是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框架[2],这与思政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育意义 (一)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提升大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知力和认同感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各领域人才的主阵地,通过在思政课堂中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目前我国国家安全的最新态势,结合所学专业领域,加深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国家安全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政治问题,有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从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出发,建立起大局观,增强大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知,激发大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提升国家认同感,坚定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信心和决心[3]。 (二)深化爱国主义思政教育,实现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有效落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精神命脉。高职院校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是十分重要的。捍卫国家安全,离不开每一个人的主动参与,引导大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进一步认清国家安全现状,认识到个人的发展与国家命运是紧密相联的,要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国家责任感与社会担当,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知,促进爱国主义行为,全面深刻了解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重点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要让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在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觉悟,树立忧患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具有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觉悟和能力,努力成为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守护者和推动者,能够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去,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成为有国家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时代新人[4]。 (三)筑牢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丰富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目前国家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但要注意到的是国家安全领域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挑战与日俱增,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也日益加重。由于大学生其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判断能力有待加强、对未知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响,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做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因此,把高职院校思政课堂作为主阵地和最佳渠道,引导大学生培养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维护国家安全,防止青年学生思想西化,遏制西方思想渗透,增强对威胁国家安全的思想和行为的辨别能力;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牢牢掌握教育的主动权,从而提升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能力,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义务,筑牢意识形态的安全防线,在面对有损害国家安全利益的行为和各种新的安全风险挑战的同时可以正确应对,能够做到明辨是非,坚决抵制西化、反华分裂势力的侵蚀,从更高层面认清楚某些国家的阴谋和不齿手段,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安全思想武装头脑、规范个人行为,把握风险和挑战的内在规律,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5]。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思政课上达到时代价值的有效体现。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施策略 (一)拓展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融入方向 大学生是思政课的直接参与者,因此,在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更多有价值的时代化教育资源引入思政课堂,以综合育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国家安全意识。1.强化思政“小课堂”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可以在思政“小课堂”上开展积极践行国家安全责任的榜样学习活动,使大学生们能够激发内生动力,主动对标榜样模范提升认知和境界,认识到国家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有国才有家,自觉练就维护国家安全的过硬本领;2.结合思政“大课堂”增加社会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辩论赛、深入社区进行义务宣传、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认识从感性的认知到理性的升华;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参加讲座和报告等方式,不断更新、提升自身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整体认知,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培养国家安全的敏感性,在思政“大课堂”中进一步感受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6],明白国家安全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国防布局等方面的重要意义,以更为开放式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认同和理解,让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堂更具引导性和教育意义。 (二)以时代发展为基准细化总体国家安全观具体内容 高职院校的目标在于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未来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在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应筑牢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追随时代脚印,细化国家安全内容。比如结合思政课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规划,分别从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国土安全、人民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角度进行融合教学,采用视频解析向学生呈现我国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明白国家安全代表的不仅仅是国防安全,更关系着从科技、生态、网络、资源、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安全情况,站在宏观的角度建立思考[7],以时代进程为目标做到更具体的国家安全教育融合。 (三)打造多元化教育形式 思政课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需要创新和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打造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全面调动学生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性。比如以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下利用实践探究、资料查询、数据整理等方式明白国家安全对于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国防等发展的重要价值,加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探索精神[8];或者通过情景教学、小组讨论等方式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就某个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场景或事件进行互动,说明应如何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也可利用重要事件的时间节点,例如“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等对学生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教育专题;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带领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现场教学,教育大学生要珍惜当下幸福美好的生活,激发大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开发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相配套的思政课系列在线开放课程或者通过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数字马院所承载的功能,组织跟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关的红色剧本杀活动、通过体验式、沉浸式 VR 虚拟仿真技术打造交互式、主动式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政课学习,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形式,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增加课程的新鲜感,使学生能够在多种创新教学模式下掌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知识,为思政课教学创新提供新途径[9]。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践行国家安全有序发展的理论成果,在与高职院校思政课进行融合时要打造有目的的内在逻辑框架,整合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从拓展融入方向、时代发展价值、多元化教育形式等角度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有效融合,让更多高职院校大学生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能够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力军,成为筑牢守护国家安全的坚固防线。 参考文献 [1]江天雨.把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 [J].思政政治工作研究,2021,(9):41-42. [2] 侯雪燕. 加强高职思政课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策略 [J]. 大学, 2023, (36): 39-42. [3]黄福千.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3. [4]张建荣,秦宝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微—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唐山学院学报,2022(6):93-98. [5]吕洪刚.将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 考,2023(9):39-41. [6]王禹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3. [7]汤传文. 思政课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教学的价值定位与实践 [J].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3, 43 (05): 30-36. [8]殷培凤. 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农场经济管理, 2022, (11): 41-45. [9]陈小磊.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价值与路径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6):15-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