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特瑞贺雪琴:打造海外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以全球视野布局未来
贝特瑞是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军企业,也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负极材料市占率已连续14年全球第一。8月7日,贝特瑞在印尼建设的年产16万吨负极材料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董事长贺雪琴在投产仪式上表示:“当前,新能源发展举世瞩目,在改善传统能源结构、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贝特瑞将把准时代脉搏,立足印尼,积极推行全球化战略,为建设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做出积极贡献。”8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的中国改革报整版聚焦贝特瑞深耕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乘发展新质生产力之势扬帆而上。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贝特瑞拥有国内、国际专利权623项,主导及参与制定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相关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17项、行业标准2项以及团体标准12项。贝特瑞先后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绿色工厂等“国字号”荣誉。在2023年新能源产业链深度调整过程中,贝特瑞凭借龙头优势地位,实现营业收入251.19亿元。 创新驱动,促进新能源产业进步。2010年,贝特瑞设立行业内首家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打造5大创新平台,大力推动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率先在境内外布局石墨、硅基等负极材料、高镍正极材料等系列化发明专利。近5年研发费用超过25亿元,仅2023年公司研发就投入9.58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82%。 早在2008年,贝特瑞就开始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天然石墨领域从矿山到成品进行布局,避免“卡脖子”问题。人造石墨领域,通过一体化建设生产基地确保石墨化等关键工序产能。硅基材料领域,坚持两条技术路线,以满足不同市场领域需求。正极材料领域,专注于高镍技术路线,形成技术和品质的系统优势。 绿色转型,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2024年4月15日,贝特瑞《2023年可持续发展暨ESG报告》首次发布,将于2030年实现运营碳达峰,以2021年为基准年,单位产品碳排放量逐年下降5%,205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2060年实现价值链碳中和。 为实现5年节能规划目标,2023年累计投入334.1万元,实现节能1564.07吨标煤。通过设备转型升级、研发技术创新以及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推进公司双碳目标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在过去6年下降62.4%。 发力海外市场,抢占品牌形象高地。2024年4月8日,贝特瑞地中海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在摩洛哥丹吉尔科技城举行开工仪式。地中海项目作为贝特瑞全球化战略布局的第二站,不仅是贝特瑞全球化战略迈出的坚实一步,更是每一位员工坚定信念、务实进取的最好证明。 目前,贝特瑞已形成以深圳总部为中心,以华南、华东、华北、中西部地区等20余家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印尼基地及日、韩、欧美分公司等海外布局为支撑的全球化战略布局,成为全球负极行业出货量最大、产品种类最丰富的锂电正负极龙头企业之一。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表示,公司将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高端化发展上,以科技创新布局未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推动行业变革升级;在绿色化发展上,构建领先行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国际化发展上,打造海外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以全球化视野布局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