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强化实施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强化实施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亟需人才推动科技创新,进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的强盛依靠人才,而人才的培育依靠教育。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强化实施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而国家强盛的核心就在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时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培养具有科技胜任力的人才。通过教育传授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服务整体效能,把科技放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上,高度重视全民族科技意识培养,倡导科技报国精神,切实增强国家科技实力。要注重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实验、实习、项目等,让其在实践中提升科技能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积极开展科技平台建设,进行原创性科技攻关,降低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关键,而创新思维则是创新的基础。鼓励创新思维的培养,应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运用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应坚持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强化对科技资源的顶层设计,扩大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新质生产力,增强教育机构与企业合作力度,进而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科技的发展也需要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推动科技普及,例如科普讲座、科技展览、科普读物等,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同时,也需要引导社会正确看待科技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科技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科技支持。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教育是推动人才成为第一资源的关键因素。实施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其具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教育,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真正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应注重提升综合素质。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应该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解决人才队伍建设的结构性矛盾,畅通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构建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破除制约人才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五唯”等问题。教育需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经验,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与高校的合作获得技术支持和人才资源,提升自身的战略性核心竞争力。应注重引领社会进步。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和提升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育也可以推动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创新发展。必须扎实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加大人才投资和开发力度,将人才发展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循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人民幸福满意的现实和理论需求,加快形成具有国际国内人才资源核心竞争优势的高地,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根与魂,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一个国家强大和复兴的石与基,是推动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的强大伟力。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创新,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之中,落实好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更多的创新空间、创新动力、创新机遇;必须明确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目标和发展路径,加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积极建设世界创新高地,加快构建国家战略目标导向和个体自主探索导向相结合的国家全面创新体系。而教育则是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要充分整合创新资源。教育机构拥有大量的科研设施、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利用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等活动,推动创新成果的产出和应用。创新往往需要开展不同学科领域的合作和交流,要特别注重对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提供跨学科课程、开展跨学科研究、建立跨学科团队等方式,更好地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培养人们的跨学科素养和合作能力,推动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通过倡导创新理念、举办创新活动、表彰创新成果等方式,营造创新文化的氛围,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促进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要把创新放在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位置上,发挥创新导向的引领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创新主体的协同能力,助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实现创新成果转化,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动能,确保创新实效,用更多创新成果惠及百姓新生活,为全面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提供创新引领。 (作者:李连辉,菏泽学院政法学院讲师;王敏光,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黄河流域山东段制造业科技链人才链创新链协同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CGLJ02)的阶段性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