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构建的路径探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高校应把握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本文从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全员参与的育人合力;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构建“三全育人”的话语体系;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完善全方位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构建的路径。 一、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构建的意义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需要在“三全育人”模式构建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育人体系。同时,高校还应不断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水平,提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面对新时期下高校学生所呈现出的新特点,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充分了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构建“三全育人”模式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建设,构建“三全育人”模式,既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 构建“三全育人”模式,有利于提高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网络思政教育的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是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即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的育人模式。高校应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全方位构建网络思政教育体系,从而提高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新时期下,高校应积极探索构建“三全育人”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构建“三全育人”模式,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三全育人”理念,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因此,高校必须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建设。 二、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模式构建的路径 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全员参与的育人合力。高校应不断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师生全员参与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一是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分工协作、二级学院各负其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按照“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充分发挥好各职能部门和全体教职员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以高校党委为主导、党政部门齐抓共管、广大教职员工全员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合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构建“三全育人”的话语体系。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保障。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下的话语表达方式更加开放、多元、互动和对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强调话语内容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和“碎片化”的传播特点更加凸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微博、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完善全方位评价体系。一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关注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评估内容的全面性、方式的多样性、方法的创新性等,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综合考虑。二是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建立网络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型。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学生网络行为特征,结合网络平台上反映出的学生思想动态与情感状况,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思想动态、网络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价。三是构建以“人”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强化师生互动和反馈机制,加强对学生主体的关注与研究。把学生参与网络思政教育活动的情况作为评价依据之一。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关注对其思想动态、情感变化等方面的评价。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要想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是关键。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网络媒介素养,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的育人功能。高校还应加强对教师的网络媒介素养培训,使其掌握正确运用和操作网络工具、增强媒体素养等技能。同时,高校要注重提高教师运用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一是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师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网络育人观念。二是高校应注重培养和锻炼教师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三是高校应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发挥校园网络文化育人功能。校园网络文化是大学生的精神食粮,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涉及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这些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因此,高校应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优势,建设“网上网下、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体系,扩大校园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二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精神家园。三是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建立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通过多措并举、综合治理,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氛围。 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一是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二是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骨干队伍的教育培训,大力开展对学生进行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和安全上网教育。三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四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加大对学校内部和校外的安全防范措施,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 综上所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构建,应充分把握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构建协同工作机制、创新话语表达、健全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校园网建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增强网络思政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不断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工作实效。(作者:刘克利,董珺 保定学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