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双向奔赴,辐射带动双城强圈
近年来,川渝两地不断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国家战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两中心两高地”战略定位,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加快成为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总结过去经验、立足当下需求、放眼未来布局,要继续巩固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在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上精准发力,不断提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辐射力和发展带动力,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 一、优势互补,提升产业发展能级。 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合作。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成渝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聚集的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国家级实验室等创新中心和创新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共同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支持前沿技术研究,探索关键技术成渝合作路径,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二是聚焦产业深度融合。加强成渝地区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互补合作,共同推进先进制造业协同壮大,依托制造业的独特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高质量对接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前瞻部署未来产业,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建富有川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聚焦产业集群布局。加强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吸引头部企业投资“筑巢”,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数据信息跨区共享,加快众多产业集群和平台合作脚步,共同争取更多国家级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产业在两地布局,共同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统筹推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一是补齐区域发展短板。要坚决破除掉阻碍两地互联互通的各种藩篱,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培育成德眉资等多个中心城市,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二是抓好县域示范发展。做好城市中心外延,建成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和县城,找准县城需求和发展定位,让群众愿意到新城生活,逐步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和功能过密问题,让中心城区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共享团”。三是高效协同基层治理。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川渝两地相邻而生,民风民俗高度接近,要在发挥基层治理上下功夫,以党建引领为牵引,在两地交界区域加强交流沟通,统一制定“村规民约”等治理机制,确保两地基层治理“一把尺子量到底”。 三、纵深改革,增进两地民生福祉。 一是重大项目互联互通。加快推进铁公水空齐发力开放通道建设,加快施工重大高铁项目施工,促进成渝地区基础设施“一张网”越织越密。强化两地标志性重大展会活动的客商整合、品牌整合、成果整合,共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让川渝两地越来越“近”。二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在交通、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领域,实现资源均衡配置。三是便民政策跨域共享。两地统筹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合力破解政策性难题和机制性壁垒,强化成渝政策协同,深化拓展“川渝通办”服务事项提质扩面,进一步提升高频民生事项服务效能,提升两地公共服务一体化便利化水平,让群众更好享受便利美好生活。 四、联动协同,维护地区生态安全。 一是加强跨域生态保护。经济圈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维护地区发展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川渝两地携手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不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加强毗邻地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监管,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完善区域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二是加强携手环保整治。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跨界水污染联防联治,持续开展土壤污染详查,加快“无废城市”建设,联合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加快完善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川渝立法标准统一,加强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强化环境标准联合攻关,协同完善督察执法机制,实现两地督察及整改情况互享互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使命任务更加重大,亟需我们拓展视野格局,更好催生新动能、激发新活力、打造新优势、拓展新局面,在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上精准发力,跑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速度,以成渝地区一域更好服务全国发展大局。(涂馨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