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助力常州打造“双碳”新引擎
步入常州金坛的翔蜂新能源产业园,20余栋单体如雨后春笋,在一片翠浪中争先恐后破土而出。阳光映衬下,洁白的厂房外立面熠熠生辉,厂房内部宽敞明亮,随处可见匠心铸造的精工品质。
近期,作为国内锂电行业的新锐代表,蜂巢能源总部基地及研发生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承建的翔蜂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式完工。该项目占地约656亩,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是江苏省重点工程,定位为高标准、智能化、零排放的环保型AI工厂,旨在打造国内领先的洁净厂房,配置世界先进的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率达95%。 勾勒“写意画”:打造EPC管理示范工程 2022年9月,这一巨大体量的钢结构厂房项目正式开工。作为EPC管理项目,设计成为工期最大的“拦路虎”。 基于前期对“大体量、快节奏”厂房类项目的施工管理经验,项目从一开始就明确“排兵布阵”——设置EPC管理与专业管理并行的组织架构,统筹项目管理全局,并把工程总承包管理、钢结构大体量施工、机电管综施工、地坪平整度及防开裂控制、机电系统联合调试等列为五大管理要点。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我们。”进场后,项目负责人闫虎君率领团队对图纸、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工艺流线将现场划分为南北2个大区,实行“大而小之”的分片区管理理念。同时将各单体按施工工序进行策划,进行有针对性的资源组织、施工管理,使各分区、单体内形成流水施工,多专业提前穿插施工,形成以点带面的“小而大之”的管理升级。 为实现项目早建成、早投用的目标,项目高效统筹工程、质量、安全、环境和进度管理,提产值、增后劲,稳步推进施工进展,统筹抓好项目建设。 打磨“工笔画”:智慧赋能高效建造 “低能耗、智能化”是翔蜂新能源产业园项目最鲜明的标签,以“数字化工厂”生产为核心组织布局,这也对项目的智慧建造、精益建造方式提出了极高要求。 项目管道系统复杂,管道长度达数百公里,交叉点众多。物流运输路线贯穿全厂区,面临穿插作业体量庞大等诸多难题。项目团队建立“全过程、全专业、全落地”BIM管理体系,完成图纸校核、图纸深化、施工交底、施工模拟等工作,通过反向建模服务现场施工、设计优化实现科技创效。同时,运用BIM三维技术对复杂施工区域,从深化、生产、安装、校验、交底全过程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 施工过程中,利用广联达BIM协同管理平台搭建“智能平台”,对生产信息、进度计划、图纸管理、资料管理、设计变更管理、复杂节点展示,实现多人在线协作,提高各部门的沟通和协同效率。通过BIM可视化工具Fuzor,Enscape等软件,一个个模型被转化为“二维码”,可供动态演示,来模拟施工、指导现场,一处处实施困难节点得以直观展示出来,从而为项目管理提供三维“可视化”管理平台。 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工厂化生产,钢结构构件在控制环境下精确制造,减少了现场作业量。标准化设计实现了图纸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可重复性,简化了施工管理。机电装配式施工将复杂的施工现场变为简单的“搭积木”过程,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显著缩短了建设周期。三者完美结合,不仅提升了建筑品质,还降低了建造成本,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验支撑,引领大体量钢结构厂房建设更加高效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绘好“实景图”:精雕细琢数字化工厂 项目以“科学合理、经济适用”为原则,电极车间为“大单层”一字型布局,相比普通厂房更宽且长,减少了配套用房,设备布局、物流线延伸。厂房所铺设的混凝土地坪,宛若一匹万丈丝绸,平整度控制、混凝土裂缝控制都是头等难题。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对于大面积浇筑的地坪,项目采用“跳仓法”施工,让混凝土在“巨型棋盘”里各自为营、互不干扰,避免大面积浇筑散发过高温度,引发开裂、凹陷等问题。对于混凝土方块之间的缝隙,团队使用砼压边振捣技术,使得混凝土紧密连接,杜绝后期渗漏隐患。此外,项目还应用驾驶型双刃磨光机,极大地提高地坪平整度,保证施工质量。 在紧张的工期压力面前,项目部还打磨出一套集学习培训、设计策划、交底施工、复盘总结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流程。从培训、考核、交底、验收、监督五个方面着手,每周根据施工进度的变化,按照不同的工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交底工作,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在报验前首先完成内部自检,确保一次成优,大大提高验收一次性通过率。通过安全警示教育、安全交底、安全培训、全员班会,极大提高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建一个工程,兴一方经济”,翔蜂新能源产业园项目一期的顺利建成,对蜂巢能源实现快速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将成为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的重要增长极”。(王虎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