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北京顺义:创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芯”力量,打造高质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半导体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和基础性产业。在中美贸易战美国禁限部分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全球半导体产业终结连续高增长进入调整周期的背景下,第三代半导体作为宽禁带半导体,具有诸多优越的性能特点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将对传统半导体掀起革命性全面替代。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应用场景均为我国作为世界单一最大市场的重点领域,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将是我国破除传统半导体壁垒、实现自主可控和弯道超车的重要赛道。 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顺义区作为“三城一区”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平台,在原有汽车制造等强工业的基础上,全面整合并引进了一系列科技创新资源,前瞻性的把战略性新兴未来产业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以未来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创新思路,正在逐步形成适应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在集群化发展的战略下,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已经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半导体企业,涉及半导体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设备制造等环节,初步构建起相对完整的创新体系,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目前顺义区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道路上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工信部近日公布的《2023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中,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榜上有名,是北京上榜的6个产业集群中唯一一个未来产业的产业集群。此次上榜,将会进一步畅通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的协同联动耦合发展网络,增强创新活力,深化开放合作。 顺义区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逐步形成 10月18日,在中国科协、全国工商联的指导下,在顺义区成功举办了以“发展第三代半导体,提升集成电路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3年企业自主创新研讨系列(第四期)“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北京大学教授/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主任沈波,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副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邹广才,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富华等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行业学者专家齐聚一堂,为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发展共谋献策。会上各位领导和行业专家,特别肯定了目前顺义区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生态建设及产业关键配套协同环节方面的建设成果,这将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基石。 新质生产力是高新科学技术、高素质劳动力和高品质生产资料相融合链接的创新内容。其中,高新科学技术主要靠自主研发创新,高素质劳动力需要通过发展高水平的教育来培养,高品质生产资料只有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运用高新技术才能生产出来,这也需要发展教育和自主创新才能做到。所以,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只能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和发展现代教育,而且首先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因为自主创新必然依赖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又依靠教育来培养。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在此国家战略背景下,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重点以科技和人才资源整合为思路,以科技成果转化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为抓手,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针对中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重要节点出台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顺义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顺义区促进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若干措施》等政策,激励企业科技创新,对接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等,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优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目前已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76名,成立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国家级创新孵化中心。 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还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建设,鼓励专业垂直产业人才服务机构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院校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共同发展。通过产教融合建设,为垂直行业企业和人才之间搭建起高效适配的桥梁,贴近产业端开展高适配性人才技能培训与素质提升。通过项目引导,带动了产教融合机制体制的创新,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人才培养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产业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撑,具有顺义特色的产教融合的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助推北汽—北京奔驰汽车工程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施耐德工程学院、顺义未来产业产教融合创新实践中心等成立,助力人才的“引育用留”与产业“招聚优强”,为地区高精尖产业发展培养多元化人才。 未来已来,随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芯”力量的不断聚集,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将是推动我国未来创新产业弯道超车、以新质生产力助力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将会有力的推动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