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跑出来:华中农业大学赴浙江省社会实践团重走兴农之路
7月8日至15日,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赴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和宁波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二十周年之际,团队深入浙江乡村助力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 探美丽农村:绿水青山下的乡村蝶变 起伏的山、流动的水、摇曳的竹,深浅不一的绿在眼前铺展,7月8日-7月9日,实践团走进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湖州市安吉县余村,先后参观了矿山遗址、余村大景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并在春林山庄中与工作人员展开了深入交流,对两山理论指引下余村美丽乡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工作人员向队员们介绍道,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余村开展以村庄“治乱治脏”为主要任务的环境整治,深化厕所改革、垃圾革命、污水革命“三大革命”,不仅改善了环境,还带动了村庄农家乐、民宿等乡村经济发展。 7月10日,实践团学访鲁家村盈园农场、安吉县农业农村局及宋茗茶博园,探寻安吉白茶“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美丽故事。队员们了解到,安吉茶园在保护现有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大力推动旅游经济。 盈元农场负责人朱仁元为队员们介绍了安吉白茶产业基本情况和先进的数字化经营管理模式,队员们参观了全国首宗农业“标准地”,学习盈元独到的生态农业经营培训指导课程。随后,队员们来到县农业农村局,同产业科科长白艳进行访谈,了解当地政府对茶农的政策支持及安吉白茶地理标志品牌保护情况。下午,队员们来到宋茗茶博园,参观安吉白茶生产加工车间,体验安吉白茶“茶旅融合”完整产业链。 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人文底蕴与自然生态相互媲美。通过调研,实践团队员进一步学习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正如春林农场负责人潘春林所说,“住在绿水青山里,环境美,生活好,日子越过越舒心。” 访新型农民:幸福生活跑出来 20年时光荏苒,浙江万千山乡发生巨变,农民生活蒸蒸日上。7月11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宁波市奉化区,在爽爽家庭农场内同农场负责人、青年农创客斯双双进行深入交流,调研“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建设情况。 队员们了解到,斯双双大学专业为农林经济管理,毕业后,感受到奉化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她选择回乡创业,将所学用于实践。在政府的政策、培训、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下,爽爽家庭农场积极接受新事物,不仅打响了口碑,还帮助其他农户销售农产品,整合了零散的土地资源,真真实实地带动了当地农户的发展。被问到大学生如何蜕变为“新农人”,斯双双告诉队员们:“现代化的农业更需要技术型的人才。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更好地把握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使农产品更好、更精,是发展农场的关键。” 7月12日,队员们寻访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的缪家村,参观曹雪芹风筝博物馆,学习产业转型带动农民致富的“缪家模式”。队员们在村民口中得知,在村子赖以为生的手套产业发展受挫之时,村干部带领村民共谋发展,学习风筝制作工艺,建成风筝博物馆,把村子打造成以风筝为主的旅游乡村,形成了独特的风筝文化。目前,缪家村已成为奉化区级中小学研学基地,村民靠风筝产业致富,“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画面在村落中重现。 实践团队员在村民家中体验了风筝制作工艺,并在文化礼堂开展法治宣讲会。村民们阅读宣传册,踊跃提问。实践团成员杨易说道:“调研让我了解到乡村对懂技术的‘新农人’的需求,我会扎实巩固农业相关法律的专业知识,勤读躬行,将所学用于实践。” 寻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调研行 7月13日-15日,实践团在奉化水蜜桃成熟上市之时,前往相关地点,调研奉化水蜜桃这一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情况。 在奉化区农商集团区域产品仓,队员们参观了水蜜桃数字化无损分拣设备。据工作人员介绍,集团采用光学视觉分选技术实现水蜜桃品质的精准把控,提高了水蜜桃的质量,打响了品牌。 水蜜桃研究所的农技专家教队员们使用“奉化水蜜桃”这一微信小程序,并在多媒体设备上展示果园质量安全信息追溯防伪平台建设情况,平台实现“一箱一码”溯源销售,满足区内众多果企对品牌建设的需求。 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奉化区促进水蜜桃产业提质增收的务实举措。此外,队员们分别从农户、农企、消费者三个角度收集调查问卷,其中农户共收集40份,农企共收集3份,消费者共收集171份,将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探究多元主体参与品牌建设的影响因素。 实践团队员杨菲说道:“接下来,实践团成员将培养责任担当,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探索绿色乡村法律优化路径,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作者:杨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