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四聚焦”提升生态环境满意度
“现在水干净多了,生活垃圾分类也搞得好,很多东西我自己分分还能卖废品,这样也是节约资源嘛。”怀远社区一居民一边填生态环境满意度模拟测评问卷一边感叹着好环境带来的福利。 近年来,铜鼓县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确保良好环境质量惠及人民,全力守护美丽铜鼓的生态底色,切实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及获得感! 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抓手聚焦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一是深入打好蓝天提升攻坚战。充分发挥大气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牵头协调作用,推动“四尘、三烟、三气”专项整治行动,定期开展空气质量分析研判,查摆原因,靶向治理;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专项行动,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减排,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PM2.5浓度均值实现4连降。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持续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提升专项行动,加强饮用水源地的巡查,巩固饮用水水源地整治成果。加快补齐县城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短板,提升县城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持续做好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我县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四年排名全省第一,地表水省考、市控,县界断面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100%。 三是深入打好净土提升攻坚战。开展危险废物监管处置提升专项行动,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构建全域排查、全面清理、全量处置、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提升的“五全”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不断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提升专项行动,促进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全面覆盖。我县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以环境执法为抓手聚焦监管服务与企业环保主体责任落实 一是开展入企精准帮扶。持续对我县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环保升级整改,采取“派单、下单、跟单”方式帮助企业解决环境治理方面难题。近年来,通过开展工业企业环保升级整改精准帮扶活动,收集到各类帮扶订单50余份并积极推动协调解决。精准帮扶工作中,指导推动全县化工企业开展环境安全应急能力规范化建设,帮助企业不断提高防范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二是优化环境执法监管。严格落实执法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和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或从轻减轻处罚制度,打造在线监测、用电监管等非现场监管体系,规范运用“双随机一公开”、帮扶指导等不同监管方式。加强生态环境执法体系建设,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守法不扰、违法必究”的分类执法监管模式。通过执法力度与温度有机结合,对失信企业开展环境信用修复,帮助失信企业对照信用修复程序恢复企业信用,引导企业纠正失信行为,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有效化解群众信访。持续推进环境信访分类处理工作,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分类导入法定途径,确保投诉问题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得到妥善解决,积极构建大环保格局。同时不断完善信访调处工作机制,将信访问题闭环管理,聚焦信访工作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明确责任领导干部,确保群众信访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做到将信访调处工作从程序终结向群众满意转变,及时掌握信访整改动态的同时,提高群众环保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近年来,我县环境信访问题总量逐年下降,群众信访办结率100%。 以新型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为抓手聚焦环保突出问题 整改 一是构建生态环保大格局。为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原则,构建内容完善、边界清晰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出台了《铜鼓县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对县级有关部门和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予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边界予以厘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予以严明。同时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划分县、乡、村三级网格单元103个,推动形成“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生态环境部门统一协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环保监管格局,打通了生态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 二是形成环保问题整改强大合力。我县扎实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坚持用最严态度、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推动环保问题整改落实,加密调度通报频次,采取“周调度、月通报”,及时准确掌握整改最新进展。同时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充分发挥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县环保督察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的作用,推动各责任单位落实生态环保工作职责,进一步压实问题整改属地管理、行业监管、企业主体责任,始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抓手聚焦“两山”转化通道 一是大力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我县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2016年荣获“国家生态县”,2019年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2020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2年荣获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我县修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入选国家发改委生态综合补偿典型案例,并向全国推广。 二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始终坚持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不断发掘生态价值转换通道,让生态美转变为群众富。大力发展“生态+大健康”首位产业,“铜鼓黄精”“铜鼓宁红”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我县探索建立县域“1+3”GEP核算制度体系,在全市率先启动GEP核算,在全省率先落实碳汇测算并完成第一笔千万级林业碳汇交易,完成首宗水权交易,不断提高“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效率,实现绿富共赢,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三是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更可持续。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组织申报第二批全省碳达峰试点园区和试点城市,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龚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