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商中国生物经济新前景,共话中国生物科技新未来--中国生物经济50人论坛杭州研讨会成功举办
6月18日,由深圳市华谷致远生物科技与产业研究院和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生物经济50人论坛杭州研讨会”在西湖区顺利举办。会议聚焦我国生物科技发展之现状,共话生物科技之未来。以推动我国生物经济产业规划的落地为目标,共商解决当前生物经济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会上,国内生物技术领域“产、学、研、投、用”专家及政府领导齐聚一堂,围绕当前生物经济领域的前沿技术问题、政策问题以及市场现状和发挥在那前景等多个话题各抒己见,全方位阐述了我国生物科技发展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当天上午,华谷研究院理事长、华大集团董事梅永红主持了开幕仪式。科技部原部长、中科院院士徐冠华、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周土法、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先后发表致辞。徐部长表示生物技术与产业进展迅速,但当前国际竞争已日趋白热化,然纵观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仍然面临着多项挑战,并发起号召,为我国生物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周厅长表示,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生物经济方面的科技产业战略布局,并详细介绍了浙江省生物科技领域的工作重心和成就,并对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由衷的祝贺。何司长提到,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应当追溯到更早的历史上,而现阶段更是拥有着丰富的理论指导体系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更是可以依托本次会议建立的平台,实现生命科技方面的更大创新。随后,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中科院深圳先进研究院院长樊建平、华大集团董事长汪建、凯赛生物董事长刘修才、华大共赢总经理刘宇分别就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IBT赛道、大国创新、合成生物、投资策略等主题进行分享。 之后,由梅永红宣读《生物经济50人论坛(杭州)共识》,《共识》强调生命科学领域方面的科技革命,已然成为了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全新赛道,而生命科学的领域的大科学时代也已经到来。而我国在生物经济领域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丰厚的科研基础和人才积累,完全有能力乘势而上,让生物经济成为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成为新世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强音。《共识》号召中国生物经济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们一道,共寻生物经济技术的发展之路,共谋生物经济的全新未来。 下午,分子之心创始人许锦波、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健康、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单细胞组学首席科学家兼杭州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刘龙奇分别做出关于合成生物与时空组学的主题分享。穿插期间的,产业、学术、应用、投资各方嘉宾也相继就中国生物经济领域的前言问题开展了三场建设性的研讨。作为中国生物经济50人论坛的主办方代表,华谷研究院理事长、华大集团董事梅永红表示,希望通过各方携手搭建多元平台,让生物经济发展的相关者了解中国政府在生物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并与行业领袖、创新企业家和学术专家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 纵观全球,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布局生物经济战略,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正在AI,生物科技等领域悄然开展。而全新的AI技术与生物科技的融合,让更多原本难以想象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变成了现实。而步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生物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在基因科技、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2022年,我国制定了生物经济"十四五"规划,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基因科技、生物制造、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创新发展。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政府致力于构建绿色、可持续的生物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 此次《生物经济50人论坛杭州共识》还提到,在生命科学领域,大科学时代已经到来,科学、技术和工程相互支撑,学科间交叉渗透。大数据、大平台、大工具、大合作的新型研究组织形态,已变得不可或缺且不断引领生命科技与产业的发展方向。 《共识》认为,中国生物经济的前途,有赖于培育出一批高水平的科学家、胸怀理想的企业家、放眼未来的投资家,成长起一批富于创新精神、勇于做大做强、敢于国际竞争的优质企业。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更加有力的高科技企业支持政策,更加完善的社会协同机制。 科技的发展释放了市场强大的潜能,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技术与市场之间一直都是共生的关系。而当下,随着各国对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的认识逐渐加深,在生物经济领域的竞争已经成为了当前世界科技界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主旋律。尽管我国生物经济已经逐渐走向成熟阶段,但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次研讨会,在直面当前生物经济发展的挑战的前提下,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中国生物经济领域的全面发展建言献策,为创造人类文明在生物科技方面的新高度贡献中国方案。(王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