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计划”谱写“攻坚芳华”——北京吉利学院整体搬迁成都项目攻坚纪实
夜如泼墨,月挂苍穹。北京吉利学院整体搬迁成都项目宿舍楼与教学楼区域犹如一只蛰伏的银灰色巨兽,将16万平方米的山河吞入腹中,构成他钢筋混凝土的坚硬外躯。也正是因为这只“卧龙”的阻拦,场内材料周转与零星机械进出场困难重重,项目正常施工难以为继。 逆流而上,勇当提质增效“火车头” “高峰,今天晚上说的那个方案不行,把塔吊立在西北角,2号3号塔吊同时操作可能会‘撞车’,这可不是小事,咱们再去看看。”总工刘高峰早已习惯了项目经理何培荣的夜半铃声,穿上劳保鞋和荧光马甲,拿起凳子上的安全帽,直奔现场。
吉利学院宿舍楼区域外形呈“E”形、“匚”形对称布置,教学楼外形呈“弓”形对称布置,类似于在地面上画“地图”。地形曲折,阡陌纵横,大型机械平面覆盖范围难以达到要求,材料的水平运输与垂直运输难度极大,劳动力成本急速投入,多拖一天就要浪费几万元。 如何才能避免面面相对的施工板块出现“撞车”,如何才能避免大型机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造成的成本剧增?项目团队成立提质增效小队,由项目经理何培荣带头,商务、技术、生产构成攻坚“铁三角”,调整策划、查找资料、请教专家,在攀登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化繁为简,匠心树起冲关“指路牌” “高峰,你说如果换一个思路,以简驭繁,行不行得通?”何培荣紧锁着眉头,狠吸了一口烟,摁灭了烟头,松开紧捏的图纸,把褶皱从左下角一点点展开。他从口袋里面摸出了一只黑色签字笔,唰唰的快速画出几道纵横交错的直线,笔尖磨破了图纸留下道道刮痕,“临时道路形成‘8’字形和‘口’字形环形道路,用传统的道路运输代替大规模的塔吊运输,人工机械相结合,设立几个垂直运输投放点,通过水平运输输送到精准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的模拟、试错、修正,项目团队最终采用“内环路”的平面布局方案,将现场总体划分A、B两个大区,每个大区在楼栋之间形成贯通的“内环路”,减少了两台塔吊的投入使用,既实现了成本控制要求,又满足了现场平面组织施工作业。 科技创效,加速驶向绿色“快车道” 闯过了第一关,后面还有地下室模板拼装耗时长、外幕墙石材铺贴亏损大、防水卷材易渗漏等众多难题横亘在项目团队面前。 有什么方法能够减少模板损耗、减少对拉螺杆引起的渗漏,同时提升地下室外墙观感质量?《一种土建施工模板加固结构》应运而生。摒弃常见的对拉螺杆固定拼装模板,地下室外墙施工创新采用大模板拼装技术,去掉耗时耗财的模板裁剪环节,减少模板拼缝,仅在大模板拼接位置安装对拉螺杆,减少三分之二的对拉螺杆用量,同时提升了地下室外墙平整度,达到了缩短工期、节约成本、提升质量的多重效果。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为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解决废水排污这个“老大难”,项目团队“量身定制”排污循环利用结构,在传统三级沉淀池的基础上,用三通、球形阀等常见的装置巧妙地排列组合,不同用途废水分类排放,废水循环利用,节能环保又节约成本。《一种绿色建筑排污循环利用结构》等7项国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在项目攻坚团队的努力下落地开花,北京吉利学院整体搬迁成都项目成功获评“四川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临建策划推广使用智能化,引用十项新技术、十余台不同类别智能化设备,成功构建“智慧工地”;优化图纸及方案,将原地下室侧墙及屋面防水由一道修改为非固化沥青防水涂料+3.0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解决防水涂料易空鼓、易渗漏的缺陷;方圆扣加固体系提升框架柱观感质量,节约租赁及周转成本……最终,4.4万余平方米轻质隔墙免抹灰、楼地面混凝土一次成型、近7万平方米外墙采用自保温技术达到创效,累计节约成本712.03万元,缩短工期60天! 在奋进中寻找前进的支点,在攻坚中燃起克难的火光,第一座攻坚里程碑竖起426天的奇迹,接力冲刺9月13日开学节点,二局“筑梦计划”攻坚蓄力再出发!(郭伊桐、李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