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源村的蜕变之路
洪源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是福建西部的一个小山村。过去,村域内矿产资源丰富,随着资源型产业的衰退,村里失去了经济支柱,成为了省级贫困村。几经努力,2017年洪源村摘掉了贫困帽,然而,村里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没有产业支撑、没有集体资产、没有村财收入、没有发展资源……2021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接过“接力棒”,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洪源村实现了四个“从无到有”的转变。 从没有产业到多产业支撑 “作为村里的领头羊,我们深知产业的重要性,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增加村民收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2021年初到洪源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罗荣林面对困境忧心忡忡,但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多次外出学习、实地调研和集体讨论研究,村两委班子拟定了“711”乡村振兴五年发展规划,即实施7项便民工程,推行1项改革(土地流转),实现1个目标(强村富民)。 土地流转是块“硬骨头”,将抛荒土地流转到集体手中后,必然要思考如何用好土地这个“必答题”。永定是烤烟之乡,种烟历史悠久。在综合考虑耕地抛荒、粮食安全生产等因素后,村两委班子决定在流转的抛荒地上种植烤烟,并且在烟叶采收结束后进行水稻轮作。同时,在鼓励村民保持原有的葡萄种植基础上,引进台湾山苏进行本地种植,逐步形成以烟稻产业为主,葡萄、山苏等其他种植业为辅的产业模式。2022年,洪源村烟叶种植面积达1051亩,户均种植52亩,烟叶种植收入达600万元。烟叶采收结束后,水稻轮作面积达一千多亩,既扛稳了“粮袋子” 又鼓足了村民“钱袋子”。
2022年,洪源村对村内抛荒地进行集中流转复垦。洪源村村两委供图。
2022年,洪源村村集体在复垦后的抛荒地上进行烟稻轮作,图为烟田场景。洪源村村两委供图。 村财从零收入到存款几十万 “我们村已经正式告别过去讨钱过日子的历史了,如今我们也能自给自足、运转自如了。”在洪源村2022年度工作总结会议上,洪源村村书记简均禄自豪地向村民们宣布。 2022年洪源村村集体流转了100亩抛荒地进行烟稻轮作,一年下来直接增加村财收入十余万元。今年,洪源村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将复垦的150亩田块与专业烟农合作,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形式共同开展烟稻轮作,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共同增收。“随着土地耕作条件的改善,成本降低,收益比例将随之上升,2024年将对全村500亩土地全部复垦,预计全年可增加集体收入70到100万元。”罗荣林介绍道。
2022年,洪源村村集体在复垦后的抛荒地上进行稻烟轮作,图为水稻收割场景。洪源村村两委供图。 村集体资产从单一到多元化转变 “我刚来的时候,村集体资产就只有几间办公室。现在,我们也算是资产过万了。”简均禄调侃道。 2022年,在龙岩市永定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支持下,洪源村新建了10座烤房群,除了满足村集体烤烟需求外,还出租给农户烤烟、烤花生、烤玉米等增加收入。为充分利用资源,洪源村在烤房群上搭建14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每年可额外增加收入1万余元。除此之外,为解决村里生产用水问题,永定区局(分公司)积极援建两口机井,提高村民的耕作条件。 “这些资产不仅是固定资产,更是我们的经营性资产,让我们村有了更足的底气。”简均禄说道。
2022年,洪源村在10座烤房群屋顶搭建1400平方米光伏发电板,用于增加村集体收入。洪源村村两委供图。 从“贫困村”到“示范村”
图为2022年在洪源村拍摄的村内一景。洪源村村两委供图。 经过村两委的不懈努力,洪源村2021年被福建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委组织部等6个部门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被龙岩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村”、被永定区委区政府评为“产业兴旺先进村”。2022年,洪源村稻烟融合产业入选福建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除此之外,在解决土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上,洪源村于2022年初成立了龙岩市永定区第一个由党支部领办的土地流转合作社,由村集体采取“先流转后复垦”的做法进行抛荒地复垦种植,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并且在全市推广,洪源村一跃成为了“网红村”,真正实现了民富、村美、产业兴。(巫桂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