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跟随儿童,自主成长——《是孩子的常规不好吗?》
2023-03-02 17:17:18 来源: 浏览:214

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儿童保持着自然开放的状态,对外部没有排斥。处于吸收性阶段时,全方位的吸收使得儿童呈现天然主动的学习。

通过观察记录,孩子们非常乐意进入到各个区域活动,是不是都投入到他们喜欢的游戏里,我还不确定。因为从被控制状态进入自由、自主状态,孩子们应该还在享受自由中,距离真的自主选择及之后的探究学习,还有一些差距。但选择毕竟开始了,随着一些价值点的出现,反思讨论会就有了支持“真的探究活动”的意义。

可是,观察记录时老师们往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似乎就是常规。注意力不集中,不好好坐,随意说话,不遵守游戏规则等等。维持纪律,规范控制行为,超过了对问题的讨论,这该如何呢?从若干个反思讨论会的视频中,我们反复观看,试图找到症结所在,我们总结出有几点,觉得可以作为幼教人日后参考。

一是在常规之前的准备。当然要有一些基本常规,比如正式坐在椅子上、围成一圈、老师与孩子的位置平等、面对全体说话、安静听别人说话等,为讨论创造重要的环境。但同时要注意,在常规背后理念要先行。围成圈让每一个位置都一样,老师与孩子同等重要,教师和每一位幼儿都是平等的;椅子之间要有空档,让孩子的身体首先处于不被干扰之中。

二是教师关于问题及问题呈现的准备。与孩子讨论时,可以尝试把以为重要的儿化口气与态度去掉,干扰表达的口语去掉。试着用夸张的动作、说话、画图、示范呈现出问题,用问题本身吸引孩子的关注,只要那个问题是孩子的,问题中的矛盾是他们遇到的。孩子们注意力才会集中。

三是教师言行举止的刻意练习。王阳明的观点提道:“你知道却做不到,那是你没有真的知道。” 我的理解,对于儿童形象、思维发展,只是做到理解了、接受了,却没有成为自己思想的本来,那在与儿童的相处中,就一定还是潜在的自己。比如认为孩子应该如何如何,自己没做到就要求他做到,而不是反思自己。事实是教师的行为不到位,直接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强调常规之前,反思并刻意练习自己!

———图片来自东营市河口区湖滨新区幼儿园 中四班 杨博涵4岁半(禁转载、禁商用)

但是,“看见”未必“看到”,“看到”未必“做到”…从“知道”到“做到”,不是态度问题,而是一个先破再立的必然过程。就像土地的改良,它需要一个优化、改进、革新的过程,重塑儿童观,追随儿童的兴趣和真需要,才能在此基础上长出有机的庄稼,即生成课程。

(作者:东营市河口区湖滨新区幼儿园 薄纯真 刘庆梅 李文杰)

Tags:跟随 儿童 自主 成长 《是孩子的常规不好吗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ORMIOR美颜包|重新定义口服美容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