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新合乡:凝聚乡贤力量 共筑共富工坊
近日,杭州市食品生产小作坊“五化”工作现场会在桐庐县新合乡引坑村召开,向全市推广了新合乡“1+N”索面园区建设经验。
“索面是钟氏一族世代相传的一门手艺,新合乡是钟氏族人迁徙之地,新合的索面文化已传承千年。”新合乡引坑村书记钟荣贵坦言,虽然索面是新合的传统产业,但一直以来,受限于索面的手工性以及索面制作的严格工艺要求,难以规模化和工厂标准化生产,新合当地也没有强大而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索面的口感不统一、质量参差不齐。索面产业带给村民的社会、品牌效益不够明显。
从问题导向出发,对于新合乡而言,“索面工坊”成为破题之策。新合索面非遗工坊项目的提出源于一场与回乡过节乡贤的对话,新合乡党委政府提出组建统一组织,实现新合索面制作农户从“遍地星”到“一团火”转变的设想。围绕索面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产业带富等内容,乡贤们积极讨论,为新合索面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项目从调研到设计,充分吸收村民需求建议、专家意见和乡贤的智慧,围绕解决规模、产量、品质等‘硬性问题’以及品牌化打造等‘软性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深入协商。”新合索面非遗工坊项目负责人介绍,今年,新合乡党委、政府投资400余万,在新合乡引坑村建设了新合索面非遗工坊。目前已有十余家索面作坊入驻,实施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原料、统一包装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
索面非遗工坊正式运营后,新合乡依托新合“1+N”索面小作坊集聚园区建设,实施《新合索面加工工艺规程》、《新合索面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并力促新合乡与桐庐本土龙头企业桐君堂等合作,发展索面深加工产业,改良索面制作工艺,推出红曲索面等创新产品;完成新合索面商标注册及LOGO设计,深化“新合索面进城”项目,邀请乡贤作为索面当家人,推动新合索面品牌传播和产品销售,探索解决索面生产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销售方式单一等问题。 下一步,新合乡将持续发挥乡贤作用探索索面非遗工坊形态,利用革命老区特色、整合资源优势,通过文化交流、技能培训、研学体验等多种活动形式,在传承文化根脉的同时,也让索面真正成为实现富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通讯员 高云霜)
|
|||||||||||
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