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抓好“点线面”,打赢生态“保卫战”
集中抓好“点线面”,打赢生态“保卫战”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6周年。16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等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不断增长,更要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生态环境保护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 坚持绿色发展,找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得之不觉,失之难存。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就是“无本之木”,经济转型也就成了“纸上谈兵”。找准生态环境与 经济发展的“平衡点”,要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卸下GDP的紧箍咒,套上生态环保的紧箍咒”,始终坚持生态第一、环保优先,从根本上转变发展观念。要突破眼前和短期利益的局限,统筹好当前和未来、短期和长远、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在适度开发减少贫困的同时,也为贫困地区留足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本,走出一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优化环境的新路子。在项目上要进行严格的项目环评;用标准来引导产业发展,严格环境准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避免产业结构偏重、粗放、低端带来的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环保产业发展。 坚持依法治理,拉紧环保责任不落实的“高压线”。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一些地方政府重发展轻环保,发展硬、环保软;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环保的责任不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大量存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坚持坚持依法治理,拉紧环保责任不落实的“高压线”。加大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强化环境监测结果的运用,充实基层环保执法力量。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理,协同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推进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坚决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坚决不开口子,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 坚持底线思维,托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面”。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没有任何退路,必须要有“底线思维”。要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心中的“国之大者”,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事上不能有弹性思维和弹性做法,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一张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蓝图”不折不扣干到底,托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面”。要开阔思路、加大创新,在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背景、社会经济现状基础上,既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又能有效保障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基本面”保障了,我们才能实现生态与经济的比翼双飞,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抓生态就是抓发展。只要我们人人都做到守土有责,咬定目标不偏移,一代接着一代干,就一定能打赢生态“保卫战”,就一定能如期建成美丽中国。 作者:李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