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移风易俗工作掠影:解开人情枷锁 倡导文明新风
在部分农村地区,每逢婚丧嫁娶,好攀比、讲排场的奢靡风气造成群众的人情负担沉重。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工作,强调要切实抓好移风易俗工作,促进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汕尾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全域革命老区。同时,汕尾乡村人情味浓厚,这也衍生了“面子文化”“人情消费”,一些陈规陋习给群众带来了沉重的人情负担。 汕尾市委书记张晓强强调要全面开展“城乡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行动,推进“五治一体”社会治理格局,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落脚点办好办实。
(汕尾海丰县城新貌) “红白十条”解开人情枷锁
汕尾全域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坚持“市级政策+江浙经验+基层实际”决策模式,禁、控、疏、导,在市级层面在尺度上提出了限额建议,同时也为各地区制定具体量化标准留出了空间,体现出较强的政策弹性。 如海丰县出炉《海丰县推进城乡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中的“红十条”“白十条”引起群众的较大共鸣。 海丰县陶河镇下边村的庄先生为母亲奔丧。原计划按照旧俗来操办,平均每场丧事就得花费8万元左右。该村红白理事会带着善意上门向庄先生宣传白事操办标准和规定。庄先生说:“移风易俗既为老百姓省钱,又符合了文明奔丧的规定,我想大家都乐见其成”。丧事简办成了“文明事”,也就不会丢了人情脸面,很多村民议论时亦十分赞同。 “红十条”“白十条”给出了红白事简办的具体指导“数字”,如结婚提倡不摆酒席,若摆酒席,宴请规模不超20桌;酒席每桌10人,每桌价钱不超2000元(含烟酒水)。 平东镇双墩村的村民刘女士出嫁时,现场仅有2辆婚车。刘女士的父母说,要体谅一对小年轻生活工作压力大,不能给这小两口增加负担,主动提出减免彩礼。 移风易俗渐渐从“软任务”变成“村民自觉”,汕尾的文明之风越吹越盛。
文明实践“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年以来,汕尾持续深入打造7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村史馆”融合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入移风易俗工作,让村规民约、道德红黑榜树起来,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建起来,让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飞入寻常百姓家”。
(海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八音班老年文艺志愿队送戏曲下基层) 汕尾以打造文化礼堂、爱心食堂等文明实践名片,让善心善举充分发挥和体现,也为村民群众提供一处学习、宣讲、休闲,议事和服务的多功能场所,让其成为老百姓身边“文化客厅”。 如城区东涌镇东石村“关爱基金会”已募集基金近45万元。基金会定期为该村的困难户、重疾村民,上本科线的准大学生送上慰问金、奖学金,树立“看得见、学得来”的身边典型。
(温厝村的文化礼堂和村史馆) 海丰县温厝村弘扬乡土文化、挖掘乡村记忆、保护乡村原生态环境,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让一个曾经很普通的乡村如今一跃成为全市瞩目的“网红村”。越来越多的乡村,以“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情打造成为新时代绿色发展的高地, 汕尾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推动乡村振兴“大战略”,一幅 “山海湖城”“红色圣地”“活力湾区”的汕尾新画卷正在铺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