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院实践团赴中国田鱼村:深耕稻鱼共生世遗,打造农旅研学新貌
8月22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信院”)创新创业俱乐部的师生组成的“金色破晓·萤火探兴”实践团,赴浙江省青田县开展了全国三下乡“千万工程”专项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团浙江省委主办、各有关区县团委承办,同时为共青团中央公布的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部委专项)活动之一。深信院实践团是广东省唯一入围该专项产业创新创业社会实践活动的高职院校。 据悉,实践团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究青田县龙现村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致力于为特定群体设计具有地方特色、趣味性、互动性和科学性的稻鱼共生世遗农旅研学路线及课程内容。通过整合教育、旅游和文化元素,实践团计划将村内所有景点和场馆连成一体,以此传播农业遗产文化,并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实践团航拍龙现村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 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实地调研青田农遗文化研学营地、稻鱼共生系统核心保护区、侨乡货币陈列馆、乡村农耕文化展示馆及吴乾奎故居等23个研学点位,全面了解龙现村稻鱼共生的生态体系、农遗文化的内涵以及“两山”理念践行成果。龙现村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稻鱼共生系统的核心保护区,是著名侨乡,现有海外华侨1300多人分布32个国家。众多华侨之家及华侨纪念馆不仅展示了龙现村华侨的奋斗历程和卓越贡献,而且彰显了他们对故土的深厚情感。通过参观和聆听解说,以及观看照片和实物,生动地再现了龙现村华侨在海外的奋斗史和与故乡不解之缘,见证了华侨们从异国他乡的奋斗到功成名就的历程。实践团对龙现村华侨文化有了更深入地认识,被华侨的艰苦创业和爱国情怀深深打动,同时也感受到了龙现村作为侨乡的独特魅力。 在与龙现村吴主任进行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实践团了解到稻鱼共生体系已经与当地民俗文化紧密相连。特别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田鱼灯舞,它巧妙地将田鱼与民间艺术融为一体,彰显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随后,实践团前往根头村、石前村、山根村等村庄调研,与村委及种植大户代表深入交流。通过实地观察与访谈,成员们深刻认识到稻鱼共生模式在减少化肥农药依赖、增加生物多样性、保证农田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当地经济的有力拉动。这一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结合,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绿色生态系统。水稻为田鱼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而田鱼则为水稻耕田除草、松土增肥、吞食害虫,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实践团与龙现村吴主任及种植大户专访交流 实践团来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这座以鱼的灵动意象为造型的建筑,巧妙地融入了周围的山水林田村之中,寓意着稻田养鱼天人合一的传统农耕智慧。博物馆内,五大展厅——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主展厅、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厅、中国水稻文化厅、瓯江淡水鱼厅及农遗·生态司法展示馆,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农业文化遗产画卷。实践团首先参观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主展厅,通过图文、实物和多媒体展示,全面了解稻鱼共生系统的历史渊源、技术原理和文化价值。随后,深入各展厅,详细学习水稻种植、田鱼养殖的各个环节,以及这一系统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践团在青天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开展专题调研 在实践活动的尾声,实践团队重走龙现村所有研学地点,怀揣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深邃的思考,对之前访问的每一个研学地点及文化场馆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实地考察。通过为期5天的调研情况,计划重点围绕《稻鱼共生田的绿色科考与体验》《世界稻鱼文化研学交流》《稻鱼共生中的可持续发展》等主题进行研学路线及课程内容研讨及设计。将龙现村的丰富农遗资源与实地科考相结合,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让参与者全面了解稻鱼共生系统的科学原理、文化内涵和生态价值。展望未来,实践团将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与“两山”理论,持续推动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通过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多元化,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激发乡村内生活力。同时进一步发挥青年优势,用智慧和汗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让“千万工程”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让“两山”理论成为引领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金钥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