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蒜农做主,这个涉农工作室在行动
——金乡县检察院农产品检察监督工作室 专门办理涉农产品案件 “我们的大蒜被工厂收走了,到现在还没给钱” “仓储费法院判了,一直要不来,该怎么办?”……自从有了农产品检察监督工作室,金乡县凯盛农产品物流园区附近的百姓有疑难杂事都会问一问。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的金乡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大蒜之乡”,全县常年种植大蒜70万亩,大蒜年交易量达到300万吨以上,从事大蒜行业的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0%以上,年加工出口量占全国的70%以上。随着产业的发展,大蒜等农产品的买卖、仓储、运输、加工、借贷等纠纷也时常发生,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探索检察涉农服务新途径,2022年10月,金乡县检察院在金乡县凯盛农产品物流园区内设立了农产品检察监督工作室,聚焦金乡大蒜、圆葱、辣椒等农产品领域,通过提出检察建议、再审检察建议、提请抗诉、支持起诉等监督方式,集中力量办理涉农产品法律监督案件,助推县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增添“亮色”。 “快办快结”解群众难题 “群众需要在哪里,检察监督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该院农产品检察监督工作室负责人李茜介绍。为了提供更加及时、便捷、全面的涉农服务,该院成立了涉农办案团队,由团队成员轮流驻点,通过现场接待、公开监督电话、监督信箱等方式,充分挖掘涉农产品领域法律监督线索,对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秉持“快办快结”的原则高质效办理。 “我们在蒜厂打工,老板欠的钱怎么也不给,你们帮着想想办法吧!”去年11月,李宏伟(化名)走进该院检察监督工作室求助。接到线索后,办案团队立即开展走访调查,了解到李宏伟与同村4名蒜农在大蒜加工厂打工,干了半年后,工厂老板支付了部分工钱,尚欠劳务费62000元,后经过多次催要,拒不支付。 经查该案符合支持起诉条件,该院遂向金乡县法院发出支持起诉书,支持李宏伟等人提起民事诉讼。案件判决生效后,加工厂老板仍未及时履行,该院持续跟进指导李宏伟等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督促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加快生效裁判的强制执行进度。不到一个半月,拖欠劳务费全部执行到位。
多元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检察监督工作室力争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李茜说。该院融合检察和解、公开听证、司法救助等多元化纠纷化解手段,努力将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在检察环节,减少当事人诉累,提升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样的幸福感,亲历一起仓储合同纠纷的吴建平(化名)“深有感触”。去年9月,安徽客商吴建平与合伙人将在金乡共同收购大蒜存入本地一家冷库,后合伙人私自将储存的大蒜卖掉,吴建平将对方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处对方支付大蒜货款及利息38万元,对方拒不支付,其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未查询到可供执行的财产,对方亦拒不配合执行。无奈之下,吴建平向检察监督工作室申请民事执行监督。
受理案件后,办案团队迅速调取执行卷宗,详细了解案件执行情况,查明对方一直在外地逃避执行,经与执行法官沟通协商,由公安机关协助查找被执行人,最终被执行人被找到。 检察监督工作室坚持监督和配合的理念,联合社会治理中心“和为贵”调解中心,建立“检察和解+人民调解”机制。为防止该案矛盾继续激化,检察监督工作室联合法院、调解中心召开调解会,积极释法说理、沟通引导,最终双方自愿达成和解,对方同意分期一年支付完成38万执行款。 普法宣传“接地气” 一大早,凯盛市场上,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大叔,平常有啥法律问题可以打这个电话咨询。”“大姐,今年大蒜、辣椒收成好,要时刻绷紧防骗这根弦,捂紧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检察监督工作室的“普法摊”也忙活起来了,检察官化身法治 “摊主”,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现场解读农产品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让普法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为提高蒜农、蒜企法治意识,金乡县检察院组建“金”帼说法普法队,定期深入乡村、农贸市场、大蒜加工企业、大蒜仓储场所等地进行法治宣传。普法的同时积极开展实地走访和专项调查,了解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梳理农产品领域的难点、风险点,主动对接金乡县大蒜交易协会、凯盛物流园等开展专题会商,提出29项意见建议,助推农产品市场交易规范。
前不久,进企业法治宣传时,蒜制品企业主王志祥(化名)主动向检察官寻求帮助。该企业赊销了一批黑蒜,没有签订买卖合同,只写了一张欠条,对方收到货后一直没有付款。最近,在索要黑蒜款时,因没有约定利息双方发生分歧。了解情况后,该院干警为双方讲解了借款合同、买卖合同、利息认定等法律常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约定了利息数额,又签订一份赊销合同。 短、平、快处理工作机制让农产品领域法律监督案件“一站式”化解,有效提高了案件办理质效。截至目前,共受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3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1件,受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17件、民事审判监督案件19件,发出检察建议34件,支持起诉22件,帮助农民工追索欠薪38万余元。(王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