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之美,泥与火的律动 第三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发起于2017年,以沿着海上瓷路再出发,推动当代陶瓷艺术的国际交流为宗旨。首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颁奖仪式和获奖及优秀作品展览于2017年9月26日在法国里昂汇流博物馆举行开幕;第二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获奖作品展于2019年10月6日在法国尼斯马塞纳博物馆举行。三届“中国白”大奖赛共迎来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0余位陶瓷艺术家参与,已成为世界顶级陶瓷艺术公益赛事之一。 2023年9月23日,中国杭州迎来第19届亚运会(The 19th Asian Games),第三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获奖及入围作品展亦将于10月14日在杭州英蓝中心开幕,借共享亚运之际,我们推出“中国白入围作品特辑”——陶瓷中的运动之美,泥与火的律动。
运动在陶瓷中有多方面的体现。首先我们本能想象到陶瓷的容器模样便是拉坯修坯所得。拉坯与修坯皆是在运动中造器,在运动中通过技巧来获得形态的“确认”。它们可以引申为“在运动中的塑身与修身”。于是,我们在容器中多能看到人性与德性,是谓“器可修身”。 在拉坯与修坯中,我们也可以上升到“永恒的旋转”上,可与宇宙的律动相连。星球的轨道、日月的相间、四季的轮回都在空间的运动中生成,时间亦是运动的形式……当指尖的泥在规律的运动,围绕着“空无”,时间在慢慢流走,留下的成为空间的容器。拉坯与修坯是手与心与时空的合一,人们被纳入永恒旋转与时空的思议中,“器可载道”。 在拉坯与修坯之外,陶瓷的造型、材质与烧成同样可以带来运动之美。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它们在手中成形,在火中幻化,在千百度高温后成为“凝固的韵律”。在这里,火同样是一种运动。火,是万物的灵魂(赫拉克利特语),跳动、激越、纯粹、浪漫、无形……它是生命的能量,也是毁灭与重生的介质。火有万千形态,烛火、灯火、炉火、山火与圣火……火隐喻了生命的转化,也是人类的生命能量与想象力的源泉。 陶瓷烧造,是人类认识火利用火的极限的运动。窑内,泥与火在泥的纯粹性与火的高温中展开极限对抗。窑火冲撞回还,釉料熔融流动。当火熄灭,窑门打开,陶瓷的情态、火的气韵尽显。烧成之后,我们能看到陶瓷的冷与柔、静与美。 在参展的艺术家中,陶瓷容器之外多为抽象的雕塑,它们隐喻了多层面的运动意象,如浪花、机械、音乐、舞蹈、瑜伽……也有仅是空间与物像的律动,艺术家们表达泥土的延展、工艺的精湛以及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在他们对泥与火的极限控制中,我们从中能看到技与道、创新与时代以及美与修为。 以下我们将分享陶瓷运动之美,关于永恒的旋转,时空的思议与万物的律动。
Marc Leuthold 美国 《性灵2》 第一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二等奖 作者对圆的形而上创作与把握,有对上古文明类型的精神汲取,光明的、极简的、情感的以及接近神性的。《性灵2》(Esprit / Spirit 2)中有明显的中国玉璧的呼应。他极好地展示了白瓷的温润与神秘,两件大小相同的圆盘,一光滑素雅有小孔,透光如璧似有神性;另一盘以刀痕累累的褶皱由中心散开,正反隐约可见人像与龙的形象;另两小件为刀痕的“供碗”与手痕捏出的“浪花”。4件置于木架上被托举着,高低错落,它们之间的意象综合似有穿梭时空后又回到自身的生命体验之感。
Nicholas Lees 英国 《浮碗》 第一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优秀奖 “浮碗”展现了神秘和瞬逝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器皿探索着边界和临界点之间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作者探索的核心。如何用实体和空间去表达模糊、无常的边缘——旋转的叠影。器皿似乎能根据观者的感知与视角变化,呈现出外观上的浮动和虚像。它是瓷、空间和光的奏鸣曲。随着器皿、空间、光线和视线间的关系变化,观赏者所看到和理解的坚固性和物质性都会发生变化。
魏韫浓 中国 《永恒的旋转·星辰》 第二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里面有疑似的海螺,人造的玉璧,条状的星云……或者是它们的综合体,它们通体素白,被支撑悬置起来,只有杵状的流星是熏烧而成,熏烧的灰烬肌理内仿佛有星云的容纳。作品很小,但有着对星辰、海洋与大地的连接。黑夜白昼、潮汐起落、流星划过,都在那一瞥的时空体验中。
Werner Bernhard Nowka德国 Monika J. Schoedel-Mueller德国 《颜色和光的声音》第一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作者将自然的和煦阳光、婆娑树叶、累累果实抽象出形与色来,化为饱满的形态与明丽、充满生命力的色彩,在饱满稳定的球形容器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色彩的装饰,层层相间,迷离恍惚如阳光洒在丰收果园的潭水中,水波潋滟,光影晃动。这种阳光之味甚至会让观者迷失徜徉。在这里,艺术家成为生命能量的觉察者与释放者。
PaulaBastiaansen 荷兰 《无题》 第一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二等奖 艺术家在作品中寻找脆弱、失重、通透、律动。从运动中汲取灵感,将挑战与吸引融入作品。运动,就像那海洋无尽的起伏,就像飓风中心那升起的漩涡。寻找一种韵律,体现着自然中万物生长的形式;寻找一种坚毅,体现着陶瓷的个性,可以被打碎但永远不会枯萎,不会为天气、风雨、霉变和细菌所磨损;寻找一种动感,如此轻盈、脆弱、透明,材质仿佛成为了无形。
Ryan Labar 美国 《推动极限》第二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Ryan的作品会让人联想到机械零件与爵士乐的碰撞,是现代空间中的抽象表现主义雕塑。《推动极限》结合了拉坯和手工雕刻的方法,塑造出独特的动态雕塑。其形态如机械的发动机充满张力,零件的罗列在烧成后被重新粘结和重塑,变得富有动力与想象空间。零件之间形成的张力像是自然生长与展开的,成为它要成为的样子,经高温后,坍塌扭曲变形,交错穿插,各种层次堆叠构建出全新的形态。窑内高温下各部分的组合如舞蹈一般,也似作曲家让管弦乐队演奏音乐。
Simcha Even-Chen 以色列 《折叠运动》第二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优秀奖 作者利用泥土延展材质,使作品达到有机、自由和无定义的形态。开放的、流动的运动和各种想象的形状,作品引导观众跟随艺术家的想象和感受来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变得越来越有机,没有定义的形状,让位给一个新的抽象的有机和自由的形式。这像极了提普拉的运动。
卞晓东 中国 《淼》第二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 三等奖 作品用薄胎瓷工艺表现了两种状态下的水花,一组湍急时激起的,一组静谧时荡漾的,湍急时水花是充满着力量感与优美韵律的,静谧时水花是含蓄而饱满的。水是东方文化中重要的载体,它的柔与刚、静与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水也是东方美学中营造意境与气势的重要元素,有了水万物才有了灵性。用薄胎瓷塑造无形之水于有形变化中,一是为定格水的美,另一是为探寻水的哲学意义。 以上艺术家的作品,有静中之动,有动中之静,它们都是关于内心与万物律动。运动会是人类运动竞技的聚会,是人的运动极限的竞技,运动员们同样有着静中之动与动中之静,动的是体魄,越高、越快与越远;静的是内心,专注、协作与共鸣。 第三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终评、获奖及入围作品展览10月13-14日将在杭州英蓝中心揭晓、启幕。
第三届“中国白”大奖赛终评、获奖及入围作品展览举办地——杭州英蓝中心 杭州英蓝中心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河畔,与有着千年历史的香积寺一街之隔。为保护千年历史的香积寺,项目从规划用地红线主动后退30米。这里有着丰富的国际艺术文化活动,成为城市新的艺术地标和打卡胜地。 让我们一起,在亚运之城,欣赏和期待运动之美!(文|墨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