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蛙共生”助力湖州农村推进“非粮化”整治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积极推进粮食功能区“非粮化”整治,曾经的大片桃园,在“良田”回归“粮田”后,当地又推出“稻蛙共生”模式,助力农户稳产增收。 位于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城山村的一块近400亩的区域,曾经是一大片桃园。根据防止耕地“非粮化”整治要求及标准,结合当地“稻蛙共生”项目,村委积极响应、主动谋划,在村党支部书记黄庆华的带领下,于2020年11月底开始腾退桃园,创新“稻蛙共生”新兴种养殖模式。 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徐一杰向记者介绍,对于目前村里流转期限届满,或者是效益不是很好的地块,他们通过做工作,引导主体出来重新种粮。对于现阶段各村存在的抛荒现象,把抛荒地进行整改,恢复种粮的属性。 眼下,“稻蛙共生”种养殖基地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据介绍,稻蛙共生是利用稻田养蛙——青蛙除虫——蛙粪肥田的生态循环模式。 据浙江长兴稻蛙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传意介绍,喂养青蛙的同时,它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正好能够分布在稻田当中,作为水稻的有机肥,所以说,这样稻蛙结合在一块儿,水稻不用药也不用肥料。青蛙这一块又保障它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对青蛙品质也好,是非常绿色环保。 据介绍,青蛙是选用的本地品种黑斑蛙。去年试验田实现了亩产黑斑蛙1200斤,稻谷约1200斤的效益。而目前基地采用“村委+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能有效地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的同时,为实践产业振兴,农业绿色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