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真实接壤,创新艺术教育介入乡村实践
乡村可持续发展 “乡村”,是近年的热词,“乡村振兴”,也成为我国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在《乡村振兴论坛》中强调,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加快乡村发展,而是要充分发挥好乡村独有的功能,并且可持续地发展。乡村要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舒适地带,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原则——经济,社会和环境。宏观政策的制定,研究指向的方法论,惯常是按照Top-Down从上至下的模式,从理念到执行。而对于每一个个体,如何让微观的个体,把对概念的理解,转变为直观的体验,进而变成经验,是否存在一种Bottom-Up从下至上的新模式?只有宏微观上下完美的呼应,方能高效地持续地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年底,在南京高淳区的花山农场开展了一场Eco-art的先锋实验项目——《乡村,舒适地带》 ,11位国际高中生以艺术家的身份,进入乡村调研,开展艺术共创,希望借以艺术去触碰真实的社会问题,真实的世界是多维的,必然不是单一学科可以解释的,是跨学科的。项目以小组的形式开展,除了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的几位老师作为艺术指导,还邀请到复旦大学社会学研究学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土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学者,以及波士顿的抗衰老研究学者作为学术指导。 南京高淳区花山农场
20年前的花山农场,是无法耕种的粘土荒地 为什么项目选择落地在花山农场?因为这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最初作为采石场被过度开采的荒山,经过20年的土壤修复,变成目前以草莓、葡萄、梨子、茶园、桃子、甜柿、蔬菜等果蔬栽培为主的综合农场。并且很大程度改变了花联村的周边环境,给当地农民增加就业机会,不用外出打工,一定程度缓解了留守儿童,老龄化社区等社会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张蚌蚌教授,一直在做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在讲座中他分享了之前的一篇论文的研究成果,认为未来的农业模式就是在集体公社与小农之间的一种平衡,用生态地方式完成现代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新的模式下,才能更好地集中完成土地的整治,解决耕地系碎化的问题,完善农田的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提升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而花山模式20年的探索和实践,恰恰是作为案例呼应了张教授的学术理念。花山农场的总经理叫马文,化工专业毕业,自称是职业农民,他身上既有农民的朴实真诚和坚韧,谈吐间又兼具艺术家与文人气质。具有上下兼容的能力,也是花山模式运营成功的关键点之一。在花山坚守20年,马总广泛地和农科院,扬州大学等学术机构沟通合作,科学的理念可以避免很多的农业风险,而同时,他又可以将科学的理念转化为农民可以理解的语言,并且用恰当的管理模式,执行下去。花山农场,及其周边社区的农民,都在社会发展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这种经验和模式,是值得去挖掘和进一步推广的。艺术介入,便是一种方式。 跨学科艺术教育介入乡村 目前有很多艺术介入乡村的案例,比如对乡村建筑的设计改造,大地艺术以及装置艺术的开展等等。而这次项目的先锋性在于,以艺术教育的方式开展,艺术不是目的,而是作为切入点,指向真实的社会问题。 同学们走入真实的土壤,非常高效地完成了调研-创作-展览的全过程,对个人而言,这种真实的体验是非常难得的,也因为他们的身份,走进乡土,有更深的意义。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从农场的农产品升级、未来社区、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切入,试图从艺术的视角去回答一些基本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实际上都从自下而上的微观视角,在呼应着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理念: 1农产品如何增加附加值变成品牌?——经济 相比于日本等国家,我们的农业经济面临的很大一个痛点是附加值低,农产品完成了商品的转化,但商品又如何能进化为品牌? 这个小组的学生基于对草莓的调研,发现花山草莓的品种非常多,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包装和品牌的创新设计。其中香港的饶展轩同学和上海的陈宣廷同学采用盲盒的理念,从设计和营销的角度去创新,共同完成了作品《第一口便爱上》。来自加拿大的鲁子枫同学和香港的黄新顺同学,希望从形式上去创新和讲故事,他们选用渐变色的草莓来呈现草莓的多样性,设计logo包装,共同完成了作品《特殊编辑》。 2乡村老年社区如何适应未来的信息时代?——社会 花山农场是一种新的农场社区模式,工人都是周边的农民,和农场相互依存共生。农场周边还生存着很多手艺人,比如篾匠,铁匠等等,他们和农场社区共同形成了一个乡村社区。乡村社区里大部分是老人,和信息时代显得格格不入,甚至很多还不识字,他们有什么样的困境?乡村社区又如何和外界真正产生联系?我们如何用要艺术的方式去介入和帮助他们? 这个小组的同学关注的是人。其中北京的姜佰辰同学的作品是《信息视觉化-声音标签》。他关注的是周边的手工艺人,认为每个个体的经历和故事都是很重要的。他将篾匠的自我介绍录制成音频文件,用电脑软件进行编辑创作,将声音的音阶转化为视觉图像,最后再和篾匠合作,将转化后的图像在篾匠的产品上呈现出来。通过这样一种艺术的表达,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去了解这些传统手工艺人的故事。 上海的王曦庭和美国的朱添源同学关注的是花山社区里的农民,她们发现花山的农民在充实生产活动的过程中,信息传输还有很多的不便,比如每个农民的工资本都是生产队长在记录,不识字的农民根本看不懂;而作为生产管理的杨师傅,在做农事规划和任务分派的时候也很难传达信息。因此,这两位同学分别为农民和杨师傅设计制作了一套图形信息系统。 另一位同学黄新媛,生活在香港,是以线上的方式参与。她在香港生活,所有食物都是进口,农产品离自己很远,因此她生发了一个溯源的想法,将梨子和护照的概念结合。每一个梨子,从农场,到运输,进而到超市,都会在梨子的护照本上改上专属的印章,直到到达消费者手中。每一个梨子,都是有故事,有经历的梨子。 3如何将生态环境抽象的概念变成大众直观的“体验”?——环境 花山从采石场变成如今的农场,经历了20年,通过漫长的土壤修复,植物扎根于此,生物与环境达到一种积极的平衡状态,变得生机盎然。恢复生态的过程是艰难的,如何将生态的理念更广泛地传播?如何界定有机?让人们思维中对生态环境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的“体验”,艺术可以如何去发挥她的力量? 彭梦霖同学试图从虫子视角去思考和展示,关于农业活动里面的防虫手段,将很细微的东西放得非常大,让人去亲身代入体验,是一种兼具知识科普性的艺术表达。 吴祺宇同学的作品《土壤的适应》,做了一个折页,包含两条线索,平行叙事,一条是花山土壤的修复和改良,从采石厂到土壤修复的整个过程;另一条是花山的植物,农作物开始成功地产出。 盛世熙同学的作品是《土壤的变化》,她通过挖土,一步步深入土壤的内部,并且拍照记录,最后做成一本书,这样非常直观地展示土层的分布,以及花山在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层营养分布的变化。观众在翻书的时候,可以以第一人称视角,去体验农民在挖土时看到的土壤。 与真实接壤 这次活动有两大关键词,一个是“在地”。对于我们这些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人来说,我们太习惯于通过照片和阅读来认识世界。信息化时代里,仿佛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世界都变得没有界限。但实际上,我们的亲身经历却越来越单一,自己的小世界越来越狭小。因此我们这次课程设置的初衷就是要到“真实”中去,而不是在教室里讨论所谓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等虚空的词语。经过这十天的乡村生活也让我深刻的感觉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或许在潜意识里已经造成我们新的一代对于“边缘”、“乡村”、“土地”、“他者”的冷漠与无知。 另一个关键词是“展览”。展览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督促同学们完成自己的思考,善始善终的做完一件事。所谓“完”就是此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深入与完整。这次展览的顺利举行,每一位同学都品尝到了完成的成就感。除此之外,展览是视觉传达,是建立社会讨论的机会,也是每个同学对社会的发声。他们对社会、环境、乡村等庞大的社会问题,鲜明的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孩子们将来会进入各种不同的专业学习,但是自由的思考和自我发声将是所有学科所必须的。 此外本次课程还有4位线上参与者。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通过直播完成了调研。这对我来说也是个很有趣的议题。前面我们说“在场”为实,“图像”为虚。而对于线上的同学们来说,他们未曾来过花山,将来可能一生都不会到这个偏僻的山村,但是通过视频、访谈他们在脑海中建立起一个花山。这个花山印象是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这又是极为真实的。比那个千里之外,地图上的一个位置更加真实。 教育创新
学生分享现场 从教育的角度,这次实验项目也是一个跨学科艺术教育的标杆范例,这样的跨学科主题研学项目,应该得到更广泛地实践。通过设定一个主题,实现对横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现实中实际问题的探索,拓展了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态度、知识和技能。 让课堂与真实的世界接轨,一直是很多教育部门/机构都在思考的方向,各地也在鼓励学校与机构开展主题研学课程。但很多的乡村主题游学最后变成了旅游,或者是知识性的灌输,只是一种表象的描述,或者是一种表象的临摹,更多的含义,还有待挖掘。
Sophy作品《给杨师傅的农事信息板》展出现场图 研学如何有效开展,艺术/美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次的项目或许也能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或许可以在学校常规的课程中增加“乡村”教育的比例,通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环境、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等课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回应愈来愈严峻的环境挑战。而艺术教育,是跨学科教育的核心和粘合剂,主题跨学科艺术教育最终引向的,是面向未来世界的极致创新能力。 让更多的孩子,深入地走进和观察乡土,有着更深远的意义,用花山农场马总的话说:乡村振兴也需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深爱这片土地,广阔天地才有人为。作者:胡雪,吴嘉玉,刘蕴涵 这也是所有网络互助平台需要去考虑的,真正能够把好关,让平台稳定发展,让网络互助真正帮助更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