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更需要沉淀和真诚:十二节课创始人访谈
一、从线下家教到在线教育,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责任感 问:初衷是什么? 李昌:我从大二就开始创业了,当时做线下培训机构。大二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不从家里拿一分钱。毕业之后,又去搞了餐厅,但教育培训是我一直在做的一件事。为什么会做教育呢?大学时我觉得我跟别人的想法不一样,我觉得如果一个大学生要把时间给让出去做兼职,就要做有智力体现的事情,并且收益要高,当时目标挺明确的。
图 贝壳在贵州讲学 在我的思想里面,毕业后一定要多多尝试,只有多个行业尝试,你才能知道你最终要选择什么行业作为你的事业。我们做的是在线教育这件事,身上有的是重重的责任感。我们稍微一松懈,断送的是孩子的命运。第一,我们对家长和学生要绝对地负责。第二,我要对我们我的兄弟们负责,他们跟着我全国到处跑,身后都是一个个家庭,所以我不能那么随性。虽然我是90后,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但并不意味着我就毫无顾忌。所以现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想的比之前要多一些。 二、一节课录了30多遍,好产品是“磨”出来的 问:挫折带来的转变是什么? 李昌:2018年3月15日成立至今,中间经历了非常多的挫折。最痛苦的还是自己。做这件事包括我的爸妈、朋友及大部分人是不认可的,大家都不相信在线教育有未来,以及我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所以这件事也是瞒着他们,直到今年,公司挪到58小镇,他们才知道我到底在干什么。前两年去武汉最初是想搞金融,最后还是决定做教育。前几个月真的看不到未来,盈利太慢了,感觉很痛苦。那时是一个人做管理、搞营销、录课程、答疑……各种事情搞在一起,很疲惫,真的是苦熬,我一个人坐在小房子里录课录着录着眼泪都掉下来了。但是后来高考前三月份,一下子涌进来了很多用户,我们顿时看到了希望。 我们的课程也是运用了互联网思维——敏捷开发,小步快跑、快速更新、迭代升级。就像微信一样,我们现在的数学课程是4.0版,马上就在更新5.0版,每次把好的东西保留,不好的东西摒弃,不断优化。所以我们的课程永远是最好的,但是下一版永远比这一版更好。我们的思路相对于传统的教育行业来说绝对是顶尖的,在业内知道我们的人很多。
图 十二节课西湖公园总部 三、“心情不好就听贝壳的课”——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 问:作为平台,如何让用户(学生)爱上贝壳(学习)? 李昌:平时我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还是很苛求的,刚开始可能也因为自身专业的原因,我对用户体验啊、产品体验啊很多方面要求很高。在前期走了很多弯路,可以这么说:追求绝对的完美意味着低效率,对于创业者来说,在刚开始一定要紧抓核心功能,可能细节不完美,但在之后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完善。我们的课程是1080p的高清视频,每节课只有15分钟,所以无论是书写还是里面的话语,都要求很高。举个小例子,我们3分钟视频可以录30多遍,就为了精益求精,所以别人评价我的课程时会说:“心情不好就听贝壳的课”“好久没有听贝壳讲相声了”……这说明我们的课程达到了效果。 现在的孩子都很幸福,在网上可以购买课程,在家里可以网上学习,有问题可以在微信上得到解答,一系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在我们这里上课的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我跟我们的助教,小到一个题目的公式,大到一个家庭的问题,甚至是自己的情感,我们都可以帮忙解决。 四、“有贝壳在,万事皆好”
图 贝壳和学生的线下交流 李昌:我们最核心的东西还是跟学生做朋友。我们价值观里有一条叫真诚、温度,就是真的把学生当成朋友,这是我们这家公司最核心的东西,也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原则。从情感和心理上去照顾他们,用一种非常真诚的态度让学生感觉到这个平台确实跟其他平台不一样。一个学生再差,有了好产品的学习,再被关怀、被鼓励,肯定是有进步的。我们也从来不称学生为学生,而是我的学生朋友,甚至直接叫名字。只要你有进步有提高,我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很真诚地夸赞鼓励他们,然后发红包。跟学生做朋友是方方面面、真真正正的。所以我的学生朋友跟我的关系都非常好。 我们平台的理念不一样:简单。不单是通过在线教育让学习的途径变得简单,我们是让整个学习的过程变得简单,包括课程和产品足够地简单、流程足够地简单。小到一个给学生的笔记本,小到一个公式的设计,最终呈现的结果是简单到别人没法复制,这就够了。 我们现在平台还不是特别大,但我们有信心。教育行业是需要沉淀的行业,是国家非常重视的行业,一定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淘洗,最终真正质量好的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叫“剩”者为王,我们坚持走精品路线也是这个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