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外资企业的及时雨和定心丸
2020-06-19 11:37:58 来源: 浏览:2159

6月18日上午,由一行两会主办的最高规格的经济金融论坛--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如期开幕,一系列导向性信息在此流出,拨云见日、一扫阴霾。

疫情不减全球对经济复苏的热望。如果需要揣摩中国经济政策的细微走向,那么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忽略此次论坛当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的书面致辞,以及一行两会的主要领导的相关表述。

他们的表态,正是外资占卜中国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这一次,风在上海陆家嘴徐徐吹过。

对外资不变的态度与立场

副总理刘鹤,重提深化改革开放,重提在华外资的合法权益,让外资企业为之一振。他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出台和落实金融改革开放举措,保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中央政府将坚持“一国两制”,支持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作用,切实保护各国在港企业和投资人权益,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在当前环境复杂、全球惶然的背景下,能够再次听到坚定而清晰的中国声音,对外资企业来说,无疑有着定心丸的作用。

显然,不论官方,还是中国民间,仍有其不变的共识,即改革与开放,仍是我们得以疾速向前的双翼。而惶恐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博弈过程中的外资企业,既不必担忧于政策的稳定性,也不必焦虑于中国政府的另眼相看。事实上,随着外资国民待遇的进一步落地,中国对投资领域门槛的拆解一直在进行。

不论是2019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还是2019年底宣布在金融领域放宽外资占比等系列政策,无不昭示了中国对外资的开放态度。

进入2020年,对外资的重视程度,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央反复表示,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3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稳外资11条”,聚焦外资企业复工复产、加大推进重大外资项目的力度、落实负面清单等五方面做好服务;3月10日,上海市政府公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打造吸引外资新高地的24条举措,涉及扩大开放、外资促进、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和强化外资保护四方面;3月19日,商务部就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19年版)》公开征求意见,并于4月1日印发有关通知,从全力支持外企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等5方面提出24条实招……

对外资的立场,在政策层面从没有改变。

如果非要寻找改变之处,那就是对外开放的立场变得更为坚定;出台的政策,也更有利于外资的长期发展。

争取外资的逻辑

时至今日,没人能否认外资的积极作用,强大如美国者,仍是全球最大的利用外资的国家。

就国内经济现状而言,全球化浪潮之下,许多行业传统的比较优势在今天已然不再明显,需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而欧美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体系,推行“再工业化”,对外投资政策亦出现了新变。

在这一背景下,正视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审视我们吸收外资的初心,仍不得不承认,中国仍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利用外资仍将是中国经济相当长时期内的发展动力。这是我们争取外资的必要性所在。

希望以开放推进改革,是中国争取外资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今天的论坛中反复强调了,要以开放促改革,即是基于这一逻辑。他认为,疫情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仅没有放缓,反而进一步加快。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外资股比限制提前全面放开,6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已顺利落地。QFII/RQFII全面取消额度限制。与境外机构投资者保持良好沟通、增进相互信任,外资总体保持了净流入。

开放促进改革,以开放引进先进的金融科技,以开放吸纳世界资本,以开放倒逼社会制度的完善,以开放促进营商环境的改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这是中国利用外资所不可须臾忘怀的根本。

数十年的改革开放历史证明,对外开放的力度越大,国内改革的力度就越强。以开放促改革,这种改革,不仅是经济社会的,更是深入到制度层面。开放带来新的观念,新的作法,新的制度创举,从而推动了中国的整体进步。

外资的引进,提升了中国整个产业链水平。而只有进一步开放,以提升产业链高端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而实现对外的资利用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迈进,从而推动本国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就牵涉到市场机制的完善,牵涉到中国经济制度的健全。不断为外资松绑,不断开放的投资领域,是真正视外资为本国经济之必要,将经济交给市场,而政府向规则、向制度要力量,以护航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

对外资应有的理性

外资企业在中国已然或者正在获得不扣不扣的国民待遇,这一点,外资企业作为亲历者,自然有发言权。

所以,即使在中美博弈的狭窄空间中,即使是美国和日本同时承诺,给予在外投资建厂的企业撤出中国以补贴,但中国没有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情况。

相关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16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即使如此,这个数值仍在全球首屈一指。

事实上,近十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报告的数据,2019年中国吸引外资达1400亿美元,继续保持全球第二。

这是资本在用脚投票。

资本的天性是不断追逐成长与增值。当然,除了看到外资对中国经济的推进作用,我们还需要明白,这些数据换一个角度来看,同样是外资对中国的信心,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也是其对发展空间坚守的呈显。

资本会有进出,本是寻常事。理性而言,资本跨境投资和业务的转移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一种自主的商业行为。放在国家的层面,外资的进出,这是正常现象,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有之义。

但是,寻常之外,仍可做功课,我们仍可积极有为。我们不仅要正视外资在中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其解决发展的难题,更要进一步打通制度障碍,为外资在华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释放更为强劲的利好政策,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轻企业负担,着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有足够的开放经验供给,有充沛的改革空间可以驰骋。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要记取经验教训,努力构建良好的经营环境。

这一点,不仅落在纸上,还要行之于实践当中,从制度理性,到社会舆论,从法治推进,到社会心理培养,都应从细微处着力,令其成为真实的捍卫经济发展的动能,提防动辄拿外企开刀的倾向。特别是在地缘政治纷争、民粹主义空前高涨、以及大国博弈的大背景下,更要保持清醒头脑,目前一些媒体上仍有不少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习惯将外企作为舆论场上的“人质”,一有风吹草动就拉出来游街示众;甚至翻过去的封建时代,半殖民地时期的历史旧账,有意曲解误读,煽动民族情绪,这与改革开放初期就制定的向前看的方针背道而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时至今日,“税收政策、土地政策、服务环境、供应链基础”这些传统的招商引资政策已经不足以成为留得下外资和新引进外资的条件,而“媒体导向和舆论环境”正在成为营商环境的一大关键因素。

理性对待外资,就要以开放向前的眼光来看待今天,不纠结于历史,不羁绊于意识形态;尤其理性对待资本的逐利一面,要看到互利共赢的基础。

从历史发展现状来看,在新教伦理之下,资本的热情,确实推动了人类社会大步向前。所以,我们须面向共性问题,共克发展中的难题,而不是制造争端,动摇外资的积极性。

从民间场景来看,尤其要遵循法的理性,必须给外资以完整的法人地位,令其在中国经营过程中,能够行使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当前,前提是民众心理的成熟,助外资扫清曲解,拒绝污名化,不因情绪而波动,也不以舆论而左右,不因外部力量的搅局,而打破外资所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我们纳外资企业于正常的经营秩序当中来的前提。

稳外资,稳发展,稳信心。事实上,从开放中获取改革的力量,也只有在开放中才能收获金融安全。正如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论坛发言所讲的,上海正成为金融开放的中心,要吸引一流机构和人才,开放是必要条件;金融监管能力也要与金融开放程度相适应相匹配,在金融开放中维护了金融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不独是上海要在开放中收获金融安全,全国都应在开放中获取改革的动能,在开放中获得安全。

包容外资企业,给予成长空间,其实正好撑大我们的改革空间,放大我们的改革格局,成就我们不断深入的改革大业,从深层释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更为美好的未来。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重视外资,松绑外资,从各类有形无形的枷锁当中解放外资,尤其要避免社会情绪的涡流殃及外资企业,从而为中国的发展凝聚更为深广的动力。或许,这些才是我们当从第十二届陆家嘴论坛上听到的发之于弦外却应在题内之音,来的及时、令人定心!(张文华)

Tags:十二 陆家嘴 论坛 外资企业 及时雨 定心丸 发布者:媒介链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想换5G手机?这款身怀绝技的华为n..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