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颖:如何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大主题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都有明确主题,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三大到二十大,每次主题中都包含一个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开篇即明确了大会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会的主题是大会的灵魂,是大会精神的集中体现。那么,如何理解党的二十大主题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明确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 “什么是旗帜问题?”旗帜就是写进党章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简单来说就是方向,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来说,选择了一面旗帜就是确立了前进的根本方向。这其中主要包括两个问题:一个是方向问题,一个是道路问题。 首先,旗帜决定方向。毛泽东同志指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来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就是说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希望。那这指明的是什么方向呢?首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向。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奋斗方向。但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必须与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必须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步骤才能实现。因此,仅仅把马克思主义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写在旗帜上还不够,还必须明确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现实条件下具体的理论指导、实践内容及中短期奋斗目标。因此,在革命建设的不同时期,还必须有指引方向、凝聚人心的更切实、更具体的旗帜。 经过不断探索,到党的七大,我们党终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毛泽东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则突出强调了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旗帜。党的十七大明确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的伟大旗帜。直到党的二十大,我们依然高举这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代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其次,旗帜决定道路。旗帜决定方向,方向决定道路。1981年,邓小平在会见知名作家金庸时就问道:“查先生,世界上有多少种社会主义?”听完金庸的回答后,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一成不变的,“中国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此次会面后不久,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党的十三大起,历次大会的主题都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在不断开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此,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坚持走到了今天。 可见,历史与现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必须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毛泽东思想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就必须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路、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这是一条荆棘密布、道路崎岖之路,更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任重道远之路。新时代,我们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走下去。 第二,强调用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党的行动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全部活动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党的二十大主题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记录了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光辉历程,并在主题中有所体现。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揭示并回答了当代中国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等重大时代之问,推动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因此,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三,阐明保持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精神面貌就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党的二十大主题强调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这是对全党全国人民应有的精神状态提出的明确要求。 人无精神不立, 国无精神不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一百年后,我们踏上新征程,在新赶考路上,必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保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和奋斗姿态,自觉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以更加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第四,指明向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 我们党历来重视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例如,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三步走”、“新三步走”战略目标;从十八大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如今,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使我们下一步目标更加明确、清晰。 我们党不仅重视目标设定,更善于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逐步实现目标。 实现目标,我们靠默默的奉献。当年,为了造原子弹,十万工人奔赴深山,人手一个简易探测器漫山遍野找铀矿,靠这种笨办法硬是凑足了所需要的浓缩铀。为了造原子弹,一大批青年人、科学家奔赴荒袤的青海草原深处,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核武器基地。那里水烧不到沸点,饭煮不到全熟,一年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袄,很多人缺氧、水肿。但就是在这里,提前一年造出了原子弹,完成了我国前16次核试验。 实现目标,我们靠坚强的意志。为了战胜疫情,全国各地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甚至是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成功筑起严密的疫情防线,建立起服务老百姓的特殊社会保障和供给体系。为了战胜疫情,我们不仅有无数医务人员、科技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的日夜坚守;有工厂车间加班加点持续生产;有社区村庄群防群控;更有无数普通群众默默地自我隔离,成功战胜疫情正是人民群众坚强意志的最终胜利。 实现目标,我们靠坚定的决心。为了实现减贫目标,我们选派了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驻村干部,有超过1800名党员扶贫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最终,换来了我国8年减少近1亿贫困人口,14亿人一个不少的迈入了小康生活。 实现目标,不怕起点低,不怕路途远,最重要的是团结一致。党的二十大主题明确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目标,就是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向着这个目标团结奋进、勇往直前。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紧跟党中央步伐,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天地。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威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