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江苏大学大学生志愿者调研传统古村落黄墟村
2023-02-07 09:03:46 来源: 浏览:214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乡村居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在逐渐凸显,公共休闲文化空间正在成为基层文化复兴与发展的重要场域。在以发展生产为主的现代农村,人们在关注物质生产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文化内核和精神传统的延续。2004年以来,国家持续关注“三农”问题,重视乡村文化建设。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发挥乡村文化优势,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文化体验等产业。因此,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贯彻落实学校团委对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探究传统古村落的发展现状,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前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村。通过了解普通村民的生活水平状况以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从而挖掘传统村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明阻碍乡村发展问题背后的原因并且探索解决路径,为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1月6日,寒假初期,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组织志愿者前往镇江市丹徒区黄墟村开展实践活动,了解该村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现状。首先,志愿者们来到了冷家大楼,现为冷遹纪念馆,是黄墟村代表性建筑。讲解员带领志愿者们参观了纪念馆中冷遹先生生平重大时间节点的图片以及家庭生活照片,并详细地介绍了冷遹先生的光辉事迹。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志愿者们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冷遹先生对祖国和家乡做出的贡献,感受到其“爱国爱乡,心系人民”的精神。接着,志愿者们来到冷遹先生旧居。进门便是会客厅,厅堂正中安放着冷遹先生的半身塑像,两侧挂着一幅对联“才大功偏实,名藏位自高”。这副对联是抗战胜利后,黄炎培赠与冷遹的一首诗,称赞他为民所做的实业。最后,冷遹纪念馆馆长朱志清热情地接待了志愿者们,询问他们参观后的感悟体会并进行亲切交流。在谈及黄墟村近年的发展时,他感慨道:“黄墟村现在保存下来的主要有殷氏宗祠、殷氏六房、冷遹旧居,这三个地方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不过,黄墟古村落跟中国很多古村落一样,在经济社会的变迁中,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古村落风貌受到了一定破坏。”尽管在古村落的保护中曾经有一些遗憾,但是近年来黄墟古村落的保护取得了明显效果。志愿者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已经有专业人员被邀请制定了古村落保护方案,不断挖掘黄墟村的历史底蕴和民间资源特色。

参观完冷遹纪念馆后,志愿者们开始展开实地调研,考察黄墟村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现状以及当地的文化宣传状况等。志愿者们走街串巷,仔细观察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并通过问卷调查和交流沟通等方式了解到居民们的基本生活已经能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青壮年流失等原因,经济建设水平仍有不小的上升空间。此外,志愿者们向当地村民们仔细介绍了冷遹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对黄墟村和国家的贡献,并宣扬了冷遹先生一心为民的爱国情怀,当地村农民们因此对冷遹先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谈及对黄墟村未来发展的看法,当地村民纷纷各抒己见。其中一位受访者表示,村民们都希望黄墟村在未来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呼吁更多人士投入到当地的乡村振兴中来。一位奶奶看着志愿者们,欣喜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越来越多像你们这样的青年,我们的国家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志愿者们对黄墟村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运用理论分析了所获取的信息素材,发现了传统古村落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达成了“了解乡村居民生活状况,探究传统古村落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的目标。此外,志愿者们对黄墟村代表人物冷遹先生的事迹和精神也进行了大力宣传,从村内到村外,让更多人知道冷遹,让“冷遹黄墟村思想”代代相传。此次社会实践使志愿者们深切感受到了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肩负的伟大使命——发挥一己之长为推进乡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贡献。

外国语学院实践团队将志愿服务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拓展了志愿服务形式,丰富了社会实践的内容,深化了社会实践的内涵。通过本次活动,志愿者不仅走进了农村,了解了传统村落黄墟村发展状况,增强了团队意识、达到了实践育人的目的。同时,发掘了黄墟村的优秀思想文化,将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具有时代价值的部分发掘出来,进行传承、弘扬。传播了乡村文化的繁荣经验与时代价值,为实现乡村文化的全面振兴添砖加瓦。

Tags:江苏大学 大学生 志愿者 调研 传统 村落 黄墟村 发布者:千寻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多彩民俗闹新春,提振乡村精气神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