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江昱:搞艺术就是不要怕犯错
你是怎么认识江昱的? 是无意间在纽约某个美术馆播放的纪录片中? 或是他在网上大量传播的时尚短片? 又或是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由他现场拍摄的戏剧性画面? 出生于武汉的江昱,从16岁拍摄第一部自己的短片开始,就与电影产生了独特的情缘。他在中国电视产业中成长,随后又在美国纽约接受了艺术学院的教育,这使得江昱能够将中西方的文化和电视电影的技艺融会贯通,用创造性的画面将构想的世界展现在观众面前。 他独特的审美风格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江昱凭借自己担任摄影指导的《Whisper》《Girls Matter》《Dance with COVID》《Home Alone》等多部影片登上了国际舞台。无论是在纽约纪录片电影节,纽瓦克电影节还是北京电影节,都取得了夺目的成绩并收获一批忠实影迷。在这些电影中,他用镜头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诗意空间,并用开创性的影像语言重写了传统纪实影像美学。 从影多年,江昱积累了丰富的纪实电影拍摄经验,但是他依然保持着好奇心,孜孜不倦地学习新技术,用富有创造力的影像思维建造了一个个风格迥异的光影世界。他说:“在电影面前,我永远需要学习更多。” 在近几年,他经常深入当地的新闻事件中开展创作。众多社会事件中都不难发现他的身影。不管是总统大选,还是社区的维权运动。他参与的每次拍摄,都不吝啬花费时间与现场的人沟通,这让他拍出了不同一般的现场体验。而这些尝试都带来了回报,不管是他的纪录片作品,还是制作的新闻报道,总能引发社会上的一阵讨论热潮。“艺术就是不要怕犯错”,他这样解释他在创作中的一些冒险举动。 “美国的艺术学校里面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对什么事都说‘为什么不’,不是说‘不行不行,你绝对不能这样做,没有人这样做的’,老师永远鼓励我们‘Why not?’,如果你有个想法,你想把它拍出来就要用各种方法,老师会提问你,启发你,会不会考虑用这个方法,你想用什么方向,鼓励你的想法,激发你的思维,这对我有莫大的帮助。所以有的人学了电影一无所知,有些人学了电影举一反三。” 江昱每次在事件的现场时,都发现许多令人惊奇的事物。但在他来说,真正奇妙之处在于“深入的了解事件中的个体,发掘一些潜藏在故事中的人性。” 在一次即兴的创作拍摄时,他与每一个对象都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而对新闻事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意识到了人性中蕴藏的力量。江昱发现自己对发掘新闻标题背后的主角更有兴趣。他认为,不论到哪里,发掘人类的“感情”总是有趣的。而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人的信念对他采访的故事的影响。
“不论是战争、贫苦或是健康,人类的信念都会对事情产生影响。” 他又觉得,个体必须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部份,因为个体与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 “我发现,每当其他人要求我用摄影师身份,去记录一个社会事件时,自己其实是在记录个体本身。而当我记录个体时,我又发现其实是在记录人性。” 很多时候,江昱都会花上数年时间拍摄和撰写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最近,他多次深入纽约的少数族裔社群,纪录当地的社区活动。而第二天他又采访国会的议员了解最新的政治议题。拍摄类型的多样性也塑造了他看问题的多种角度。 他发掘的许多故事都是用一段时间才发现的。“用数年的时间去发掘一个故事,能让我明白故事背后复杂的人物和事件,而这些事情都不是看一眼就能明白的。” “向故事的主角表达同情和取得他们的信任,在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令他们愿意跟我分享这些特别的时候。” 他认为,发掘这些故事的窍门是要比谁都要更了解自己的对象,因为这能让自己到访其他人无法到访的地方。 “我的提议是:找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故事,把它变成自己的故事。你不一定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最重要的是讲述故事的时候,要用自己的角度把故事说出来,而且要比谁都要讲得好。”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如何为自己的独立项目寻找资金永远是一个挑战。他有时候会参加线下讲座,或电影节的创投活动。这在当下是每一个独立艺术家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但资金并不是最大的难题。他认为,创作上的停滞才令人感到焦虑。 “进行创作的很多时候都不会一帆风顺,做纪实题材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遇到故事停滞不前了,角色们都保持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过与之相比更具威胁的生命安全方面的涉险。 他回忆说,很多时候直觉告诉他,是时候该放弃了,但身体却总想留下来,多拍几次。“有一次深夜我去往一个治安很差的街区。路上被人拦住,其中一人试图抢夺我的机器,我当时特别紧张。” 幸好江昱早些时候跟跟当地的接头人聊了一聊,他们出现把他带到了安全地方。 这种具有强烈冲突的现场并不少见,而江昱也逐渐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并游刃有余。“伴随着拍摄对象故事的发展,我对人性的认知也在一并成长。”
他说自己经常跟其他艺术家讨论自己面对的挑战,但不只是抱怨。他希望从别的角度去寻求解决方法。“只是进行负能量的输出、不去寻找新的角度,无助于解决问题。” “不论我在那里,我都看见有人会积极改善自己的处境,尽管他们手上没有丰富的社会资源,甚至面临很多困境。这样的精神也在激励着我,电影创作也需要有这种精神。”他认为,纪录这些故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纪录了当角色排除万难,尝试做出改变的过程。”那是人们试图拯救自己的希望。”(李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