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推进“三不”的内在逻辑及意义
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这体现了我们党对于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惩、治、防”辩证统一关系,深化“三不”一体推进。 一、一体推进“三不”的内在逻辑 舞弊三角理论提出,任何舞弊行为的产生都需要机会、压力和自我合理化三个要素,缺少或者说控制住其中任何一个,舞弊行为都不可能发生。套用舞弊三角理论来分析腐败产生的机理,机会可以看做其利用手中权力舞弊谋私的可能性,如果对权力的运行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督与制约,就很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压力可以看做促使其滥用权力舞弊谋私的主观欲望或思想动机,最常见的如个人经济压力大或者由于“三观”不正导致的盲目攀比、爱慕虚荣、权欲熏心、色令智昏等恶癖压力等。自我合理化又可称之为借口要素,对于舞弊(腐败)者而言,大多也都知道舞弊(腐败)行为是不对的,尽管有想法、有机会,但碍于畏惧(不敢)等顾虑而放弃实施,而一旦通过自我合理化让其打消了顾虑,如类比心理、侥幸心理、补偿心理等等,便有可能会突破其最后一道防线,最终导致舞弊(腐败)行为的发生。一体推进“三不”的内在逻辑关系,就是同时对舞弊三角的三个要素机会(不能)、压力(不想)、自我合理化(不敢)三管齐下,注重补短板、强弱项,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二、一体推进“三不”的重大意义 (一)体现了对反腐败斗争规律的深刻把握 腐败和反腐败始终是一个此消彼长、你弱我强的关系,在一个时期内,反腐力度大了腐败问题就会得到遏制,而一旦放松了警惕、减小了力度,腐败问题就会死灰复燃甚至迅速蔓延。因此,只有一手聚焦不敢抓事后惩治,一手聚焦不能和不想抓事前预防,一手抓惩前、一手抓毙后,一体推进“三不”,才能更加有力有效铲除腐败现象的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 (二)体现了对反腐败斗争方法的精准运用 事前抓预防,重在思想教育,严防严控私欲膨胀,主要解决好“不想”的问题;事中抓控制,重在监督制约,严抓严管权力滥用,主要解决好“不能”的问题;事后抓惩戒,重在利剑高悬,严查严惩害群之马,主要解决好“不敢”的问题。一体推进“三不”,是对我们党反腐败斗争经验的总结与发扬,也是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必须坚定继承、精准运用。(河南能源国龙置业纪委纪检监察部 吴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