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中国都市报》国际化转型之路
2022-05-17 10:49:12 来源: 浏览:275

作为经政府批准,服务“一国两制”都市生活与人文交流,成长于澳门本土的一张华文报纸《中国都市报》,历经十几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媒体国际化转型之路。

确立国际化办报方针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发展,报纸国际化转型成为众多媒体在新形势下适应发展,不断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中国都市报》依托澳门独特的国际都市地位,不仅与葡语系国家建立起紧密联系,同时,搭建澳港一中国大陆一全球的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平台,确立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构架融媒体交流平台的办报方针。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在这一办报方针的指引下,报纸从专门介绍澳门都市文化的一张华文报纸,办成了面向全球的多语种媒体;从一个纸介媒体办成了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网络和手机多版类,面向全球近百万用户的融媒体工作平台。

讲好国际化中国故事

媒体国际化的关键,是在方向上真正用客观公正,且国际化媒体语言直面社会现象,国际问题和人们最关心的话题。社长张鸿超提出,媒体国际化首要做到的是,要让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易接受的形式,以及具有语言行为艺术,去讲好中国故事。社长这么说,大家这么做,报纸这么办。如在“香港占中”和港独势力猖獗的关键时刻,《中国都市报》每一篇社论,每一位专访,都能客观公正,从历史到现实,从经济到民生,从当下到长远,层层剥茧,利弊得失,娓娓道来,诠释只有稳定发展,才能就救港;只有“一国两制”才能兴港的道理。

服务国际化产业园区

本着既办报,又办事,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思路,近些年,《中国都市报》尝试在海外服务国际化产业园区取得积极成效。如在南非推动北开普省经济走廊项目、参与老挝特区建设、设立中国文化产业综合示范园等。在这些项目中,《中国都市报》很好充当了“中外友好合作的联络员、园区建设发展的规划师、企业海外投资的组织者”角色。尤其是南非北开普省国际发展走廊项目,实施“矿港城一体化”,既解决产业发展,百姓就业,又会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后,可对南非经济GDP的拉动增长六个百分点,可最多安排约五十万个工作岗位,为中南经济合作树立了典范。

履行国际化社会责任

《中国都市报》创刊以来,热心公益事业,服务社会需求,坚持扶贫解困,成立了《中国都市报》读者公益基金会。经常代收读者捐赠各种善款,用于慰问、救济、助学等慈善事业。举行多届“慈善百万行”活动,为慈善事业积极筹款。在中外媒体界享有“”大善之报”的美誉。社长张鸿超先生经常说,生长于中华大地的《中国都市报》,要把爱党爱国,作为报社履行社会责任的第一要务;要把善行善举作为报纸履行社会责任的第一要事。每当国内外发生各种自然灾害,联合国开展各类救助活动中,都经常会看到《中国都市报》人的身影,他们不仅是冲在一线的新闻采编者,也是各种善举善行的特别捐赠人。

构建国际化工作体系

《中国都市报》坚持改革发展,从报社实际出发,历经风雨洗礼和辛勤耕耘,已初步建成了国际化工作体系。报纸立足澳门,面向中国,走向世界,形成“一报、多刊、多语种、多形态、多渠道、多链条的国际化融媒体工作体系与平台。其中,多语种,涵盖了中、英、法、俄、日、西班牙、阿拉伯、葡萄牙等八种语言;多渠道,有国际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文化新闻、体育新闻,专特稿新闻、图片图表新闻等六条服务产品渠道;多链条,就是总社、全球38个分社、270多个全球国别与地区工作站、国际记者、签约记者、签约专家等全网体系。凭借上述国际化工作体系和媒体平台,每年发送专稿上万篇,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众读者近百万人。

践行国际化发展愿景

《中国都市报》的国际化转型实践,可以为融媒体时代的各类媒体,如何跟上全球化,践行国际化,探索多样化,多些思考和借鉴。用报社社长张鸿超先生的话说,《中国都市报》距离真正实现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报纸未来的国际化愿景,仍然要坚持报纸的国际化办报方针,苦练内功,坚持外向型与国际化,使报纸真正实现: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国际化媒体工作平台和全球读者的服务平台。这就要铸牢一颗爱党爱国的忠诚之心;坚定客观公正,敢说真话实话的办报之路;当好中华文明发展,经济崛起,民族复兴的思想传播者、文化诠释者、道路践行者和历史见证者。使国际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越走越实。(供稿:今日东南亚新闻中心)

Tags:世界 了解 中国 走向世界 《中国都市报》 国际化 转型 发布者:晨晨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瓜里乡大坪头村积极推动民族团结..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