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孵化载体发展趋势——从创业服务到创新生态构建
自2014年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双创”政策早已传遍大街小巷。各类“经济主体”竞相变身“创新主体”,企业开始更积极地寻找市场和产品创新的新途径,扩大着对创业领域的资源投入。“草根创业”、“人人创新”也成为了社会新发展态势。就在“双创”如火如荼进行的时代背景下,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业孵化载体作为双创工作的重要工具逐渐显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加速发展,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循企业孵化过程的一般规律,我国各省政府开始陆续以“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梯级结构为基础加速布局自己的孵化体系,社会和私人性质的孵化载体也层出不穷。据火炬中心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编撰的《中国创业孵化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创业孵化载体数量已达到13206家,在孵企业和团队共计65.8万家,全国孵化能力持续增强。 在政府、市场和发展普遍规律三方面创新动能的推动下,我国创业孵化载体朝向“提供创业服务”的方向迅速发展。但随着时代特点和技术革新的升级,社会对创业孵化载体的功能有了更多期许,市场的变化对创业孵化载体的发展也带来新挑战。创业孵化载体的发展应跳出“创业服务”的局限,迎来“创新生态构建”的新格局。 首先,创新生态构建是市场竞争的要求。目前,我国孵化载体还多以政府主导或政府政策牵引为主,具有一定“政府”性质,发展相对封闭。整个行业的工作重心仍在为产业或区域提供创业服务和创业服务链条的构建和延长上。但进入创新2.0时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动态而复杂,要素和产品市场变得更加多样化。单一的创业服务为新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带来的支持和帮助微乎其微,创新主体需要更具针对性和专业性的资源支持来提高存活率。此外,市场竞争趋势也逐渐从单个企业竞争、产业链之争演进为创新生态系统之争。因此,纯粹提供创业服务已不能成为孵化载体长久发展倚靠的竞争优势。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成为创业孵化载体树立竞争优势的新方向。 其次,创新生态构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创新生态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服务组织等创新主体通过协作,实现创新因子有效汇聚,跨越技术与信息壁垒,进行人力、技术、信息和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深入整合从而实现系统性非线性效用的价值创造过程,由创新动能、创新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协同和创新支撑五部分组成。现今,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创新拥有了更普遍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和硬件基础,创新事业的进入门槛降低,创新主体开始朝用户化发展。用户既可以是企业创新的直接驱动力,也可以手握手机、笔记本,自己成为创新者。由此,创新主体的体量也得以扩大。但各主体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他们难以独立实现价值创造,而需依赖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共创。这就必须发挥创新生态中创新协同“有效破除创新主体间的壁垒、释放要素活力”的作用。而唯有在良好政策、市场等外部驱动和创新氛围等内部支撑的交互作用下,创新协同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多样多元的资源和主体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因子,创造价值。因此,环环相扣,创新生态构建俨然成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选择。 再者,创新生态构建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创新生态系统始终围绕价值创造而运作,增强价值创造能力是创新生态的核心任务。何为价值创造?当下创新活动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目标客户需要、为市场上存在的真正的痛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就是创新生态所朝向的价值创造。在构成创新生态之前,各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之间只是简单地填充在区域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形态使得创新因子不能有效释放,价值创造的效率和质量难以提高。而在创新生态中,五大组成部分的有机连接和高效循环促成了创新要素的释放,激发了创新主体的活力。在“共享”、“共创”、“共生”的逻辑下,创新生态集聚各个要素并致力于最大程度地发挥要素效能,激活价值创造过程中涉及的各方资源,从而提高全生态价值创造效能。 如今,市场竞争趋势已逐渐演进为创新生态之争。基于对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为提高创业孵化载体竞争优势,更好地进行价值创造,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步骤落实创业孵化载体从创业服务向创新生态构建的转型: 第一,强化创新生态意识。创业孵化载体转型升级首先应强化系统观,增强对创新生态的理解认识。创业孵化载体是作为创新活动实施者的创新主体们的聚集地。新兴的技术、服务、商业模式的汇聚自然会吸引市场上创新要素在此汇聚,加上区域大环境中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和各方组织对创新主体的支撑,创业孵化载体本身便已经构成一个创新生态系统。 第二,转变平台发展思路。创业孵化载体转型升级的第二步着力在平台中心任务的转变。创业孵化载体应将视野放宽,不局限于为在孵企业提供创业服务,开放自身,迎接在孵企业集聚所招致而来的各类创新因子,为各方的沟通协作搭建桥梁。在共生逻辑下,创业孵化载体也需理清市场运行机制,致力于良性共创文化氛围的营造,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实现创新协同的高效运作,从而促成平台任务从“提供创业服务”向“构建创新生态”的转换。 第三,打造高水平孵化载体。在身份和任务实现转型后,创业孵化载体还应着力增强孵化能力,夯实协作共赢的基础。在创业生态构建中,未来孵化载体应从商业性、创新性、多元化、共享性、专业性五个方面入手,提高孵化水平。此外,在创业服务上,高水平创业孵化载体应拒绝提供流水线、标准化的创业孵化服务,而是为每一个正在孵化的创业公司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只有了解在孵企业的真正诉求,创业孵化载体才能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促成各方创新主体的连接与合作,实现价值创造。 (作者:陈桓亘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副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