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筑梦百年,博育陶藜”南京中医药大学伯藜支教再出发
2021-07-20 10:17:44 来源: 浏览:254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去年年初,疫情蔓延全国上下,从“90后”国医大师到“00后”大学生,从保障疫情防控到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从“理论”到“行动”,南京中医药大学实现全员投入、全线参与,在湖北为筑牢全民健康防线贡献“南中医方案”。在中医担当上,他们问心无愧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2021年7月1日,恰逢百年建党之际,南京中医药大学伯藜岐术支教团再次从南京出发,怀揣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理想,同时带着协助振兴乡村教育的理念,远赴安徽省滁州市章广中心小学进行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这一次,他们要在振兴乡村的行动中,大声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百年筑梦再扬帆,爱满陶藜育少年

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支教团成员为章广的留守儿童们量身打造“科学大爆炸”“红歌荟萃”“八段锦”“趣味手工课”“奥特曼鉴赏课”等特色课程,着眼科技教育、爱国教育、体育教育、美育教育等各个层面。在一年又一年的摸索中,南中医伯藜支教团逐步构建起日臻完善的课程体系。

少年强,则国强

“这里的学生普遍没有自我锻炼的意识,这件事让我很担忧”,担任趣味体育课的支教团成员王伟说道,“身体的健康程度,会由于体育锻炼少而有所下降。我希望通过这门课,不仅是和同学们拉近距离,也想真正的教给他们一些体育相关的知识,让他们体会到体育对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性。”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梦想”,是贯穿于整个支教过程的关键词。远浪从地平线启航,穿插在“做一个有梦想的山楂”里,闪烁在“我的中国梦”写作交流会中,跳跃在“畅想中国航天”的天幕下,循循善诱,支教团成员在富有想象力的少年儿童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激励他们不断实现人生理想,不拘泥于章广一线天地,去看看更无限的未来,创造更无限可能。

少年铭记历史,则国家拥有未来

“历史沧桑望尽中华辉煌,百年征程看遍英雄模样”

安徽省滁州市章广镇太平集村瓦屋薛村,农家小屋,白墙黑瓦,旧木门窗,这是抗日战争期间,刘少奇同志的旧居,是中央局第一次会议的发生地。张云逸、徐海东、罗炳辉等革命先辈在这里组织过多次战役。数十年过去,昔日江淮大地上,抗日烽火熊熊,如在眼前;耳畔犹闻鼓角激扬,枪炮轰鸣。睹物思情,更加激发豪情壮志。时光荏苒,曾经战火纷飞的大地早已硝烟散尽,但先烈们浴血奋战留下的红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血脉中。

在安徽滁州,南京中医药大学伯藜岐术支教团深入乡镇,以流动党课、学校讲堂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新时代文明真正在实践上聚民心、扬新风、育新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获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胜利,更是精神文明的成长、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中华民族坚强有力地行进在精神上“强起来”的新时代。

卢曼望着孩子们稚嫩而明亮的眼睛,饱含深情地说:“一百年前,红船会议,在小小的嘉兴南湖船只上,中国共产党展现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而章广的大地上也曾经被英雄的血泪浇灌。红色基因将在你们身上得到了体现。革命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同学们要学好革命故事,铭记在心,同时也要把建设现代化的知识和本领也掌握好,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你们现在是一棵棵小树苗,将来有一天就会长成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党史行万里,岐黄进万家

南中医伯藜支教团在章广支教的同时,也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从“岐黄进万家”让基层民众认识中医,到“儿童国医大学课堂”为少年儿童传承中医文化注入新活力,从本草歌在章广的传唱,到小学生中医档案的建立,支教团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埋藏在典籍里的中医、曾闪耀在华夏大地上的遗产重新“活”起来,让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滋养、新能量。

支教团队长冀朝悦表示,他们力求以中医文化焕发出的内生动力,来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希望能够将南京中医药大学给予的中医文化自信,传播给更多人,从而构筑属于中国人的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

与此同时,副队长钱华颖也强调,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如同中医的“根”和“魂”。它所蕴含的文明价值导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贡献着不可替代的智慧与力量。作为青年一代的医学生,他们需要响应国家号召,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播,消除文化隔阂,增加文化认同,营造文化氛围,将为振兴中医药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正如支教团成员孙磊所填的词中写道,“时间如水东流,毕生青囊同游,试问杏林人,皆道岐黄不朽,医术 仁心,相伴暮昏晨昼”,中医药固本培源根深叶茂,有自己非凡的魅力。这一代中国青年所需做的,是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培植中医发展的“沃土”,培养懂得中医、认同中医的社会土壤,让中医药融入中国人生活,将岐黄之术发扬光大。

如他们一般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奉献者,用青春和汗水谱写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实践,伟大的理想感召接续奋进。

一百年前,“上海一栋石库门建筑里,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义无反顾踏上了建党求索之路,将民族复兴的责任担在自己肩上。一百年后的青年前赴后继地走向贫困地区,将全面小康的成果带往中国每一个角落,用全新方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彰显新时代不断开放的文化自信。当建功立业的接力棒交到新一代青年手中,他们早已做好准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奋力奔跑。

“回望过去,我们已经站在历史上最好的时代,定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这是南京中医药大学伯藜岐术支教团对传承中医文化的程诺,对扶持乡村教育的承诺,也是中国新一代青年人对国家未来的承诺。

他们必将

——用青春的智慧,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

——用青春的创造,推陈出新,彰显文化自信。

——用青春的胸怀,拥抱世界,在国际舞台尽显风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今,神州大地上,神州大地,广大青年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书写着无愧时代的壮丽篇章。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他们拥有无限可能,也正创造无限可能。

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在一代又一代青年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

Tags:百年 陶藜 南京 中医药 大学 支教 出发 发布者:晨晨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情系一线共坚守 炎炎夏日送清凉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