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十三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国家领导人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深入灾区考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近年来,通过构建群防群治、借力先进技术、举办教育活动,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牢固防线。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交织叠加、易发多发,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 加强急管理体系建设,筑牢抗灾防线。防灾胜于救灾,要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从源头上着力,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加强对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风险排查,做到早识别、早预报、早预警。要通过精准化治理,做到预警发布精准,抢险救援精准,恢复重建精准,监管执法精准。要坚持依法管理,抓紧梳理、修订和研究制定应急管理、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相关法律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高应急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开展常态化应急疏散演练,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和治理,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 加强防灾减灾队伍建设。“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队伍是党和人民的“守夜人”。要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力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和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打造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要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加大先进适用装备的配备力度,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辅助指挥决策能力、救援实战能力和社会动员能力,让应急救援队伍成为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尖兵。 加强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防线。国家领导人在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中强调,“要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提高全社会安全意识、普及自救常识”。面临的各类灾害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要扎实树立预防为主理念,广泛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建立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要创新思路、创新手段,通过网络公开课、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全面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教育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社会公众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救灾的观念和意识水平,营造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防灾减灾救灾的应急管理是国之大事,关乎百姓福祉、社会利益,要充分发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特色和优势,不断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边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