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城市幸福密码,未来社区插上智慧“翅膀”
以生态发展为引导,基于面向2035、2050现代化浙江发展需求,杭州云帆未来社区项目作为城市管理的基本细胞,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浙江省未来社区首批创建试点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化直接体现。 空间布局集约合理,功能复合智慧互联,生活社交亲善融通,配套设施集成共享,先进技术应用迭代,建设运营绿色低碳,是未来社区的六大特征,而在杭州云帆未来社区建设中,这些特征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近日,由中建二局华东公司承建的杭州云帆未来社区项目冲出正负零。 两份保险,毗邻地铁保障安全施工 “在施工组织策划过程中,与常规的住宅不同的是,云帆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毗邻地铁、公交车站和商圈,对土方开挖的谨慎度、工程桩的设计方位,以及绿色施工的要求更高”,项目经理张晓说。 由于云帆未来社区项目地处7、8号线地铁的交汇处,项目进场施工初期,毗邻地铁的主体施工已经基本完成,如何与这“两位邻居”和谐共处,成为项目的重点攻坚目标。 冬日的寒风呼呼的从耳边吹过,每一阵寒风都像锋利的刀一样想要划破人们的脸庞,而此时,项目上的测量员于丰嘉却逆着风走在泥泞的工地上,为了解决临近地铁施工的难题,为项目部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他已经走了无数个来回,“我们在保障地铁安全施工的同时也要兼顾工程经济,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随着项目部不断测算研究,项目决定给这个工程来“两份保险”。 第一份保险是更改施工工艺,经过项目部和甲方、设计院沟通,将靠近地铁侧的工程桩由原来的预制桩改为钻孔桩施工,这就像在地上插入一个木棍会把周围的土壤挤压开,但如果是直接在地上打一个孔,那周围的土壤变不会受到挤压,项目就是这样减小工程施工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保障地铁建设施工安全。第二份保险则是新增止水帷幕。项目部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外加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以及一道TRD止水帷幕,基坑内设一道混凝土支撑,利用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刚度大的特点来维护基坑的稳定,依靠三轴搅拌桩和TRD双保险,来影响地下水的渗流路径,阻止地下水流入基坑。 巧施妙计,化解空间集约难题 不同于传统住宅,“TOD”是杭州云帆未来社区的关键标签。在我国,TOD概念泛指以火车站、地铁站、汽车公交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为中心,步行5-10分钟的距离为半径,建立起的集居住、办公、商业、文化、教育等为一体的生活中心。对建设者而言,这就意味着,项目的施工空间将更加集约。 在土方开挖阶段,由于开挖体量达到70万方,土方挖运空间可谓“捉襟见肘”,加之项目毗邻商圈,开挖阶段还要尽可能避免引起过多扬尘。经过多轮方案论证,项目最终采用流水法进行土方清运。 水冲法取土的原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预先铺设管道,用于引入外部清水,用加压水枪喷射在待挖区土方,制配成泥浆后,再通过管道泵送场区。整个过程中通过管道运输,自然就避免了常规挖运能造成的卸土场地有限、扬尘、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 水冲法看似十分直观且简单,但其在运行途中,也需要有一套完整且足够细致的流程来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比如,先使用取水管道从外部引入清水至项目基坑内,再通过泵体加压,用水枪将高压水流射入现场待挖区土方,土体遇水形成泥浆后,借助抽浆泵对泥浆增压,再通过基坑外铺设的泥浆管“导流”至卸土点,至此才算完成场内土方外运工作,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错。 降本增效,打造低碳无废的绿色场景 在打造低碳无废的生活场景方面,项目团队还将海绵城市体系充分运用到社区建设中。在屋顶,建设者会铺设雨水综合回收系统,经过积蓄、净化后的雨水“摇身一变”,成为小区公共区域绿化用水,同时,在社区地面设置绿化地表和透水铺装,滴灌下凹式绿地花园,喷洒景观园林随处可见,生活废水和雨污水在流入地下净化系统,经过处理达标后,可用于社区绿化灌溉、车库及道路冲洗,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节约能耗方面,云帆社区还将被建设者赋予“光合作用”,让建筑可以自己“汲取能量”并“释放能量”的,正是“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供电系统,附着在建筑表面的“智能皮肤”,将最大限度吸收自然光,转化为建筑用电。 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墙体得热,改善了夏季室内空调负荷状况,还通过减少建筑能耗,提升建筑寿命。居民们的住房中,集中供暖供冷也将成为标配,告别空调和地暖,享受四季如春的环境体验。智能家居和家电的配置,还会提供多元化供应套餐、差异化节能方案,大大降低能耗成本。 开启科技感、现代感并存的人居新体验,让社区兼具生态、智慧和便捷,绘就城市美好发展新篇章。(郝帅 曲明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