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孤单又灿烂的植物·高粱
2020-09-24 17:53:05 来源: 浏览:268

图片8.png

最美不过丰收景,

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又将在“秋分”如约而来。

大片大片的红高粱耸立着,映红了田间地头人们的脸。

手中的镰刀,背上的背篓,似乎都等着分享大丰收的喜悦。

我也整装待发,坐等洋马和久保田轰隆隆开过来。

 

对了,我是金糯粱1号,

生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长在江小白的高粱产业园。

这俩是我朋友川糯粱2号和晋渝糯3号,

我们的共同特点是矮胖。

 

我们成熟后1米3左右,是圈内的小矮子,

假如我们之中混入一株3米大高个“新丰218”……

 

关于“矮”,有一个很长的故事……

 

我是农科院研究出来的酿酒品种,

重庆本地的红缨子差不多2米,

长得太高只能劳动力去种和收,产量也低得可怜。

农科院改良后,个子小但产量高、不娇贵又适合酿酒的我诞生了。

 

大家都知道,要酿酒,要产业化,就得规模化种我们,

而这样,机械化是必须的。

然鹅,重庆这地形,

不是说机械化就能机械化的。

 

于是,在种我们之前,

江小白高粱产业园联手当地政府,吭哧吭哧“整治”起高高低低的土地。

把高低不平、分散零碎的地块尽量改造平整,

这样就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作业了。

专业的说法叫土地宜机化。

 

以前江津高粱亩产300斤左右,现亩产均600斤,

高粱产业园的技术员尝到努力的果子,

合作的农民也笑开花,

但故事还没有完结。

 

东北老铁亩产900斤是常有的事,

我亩产600,说没有危机感那是骗人的。

看着这几位经常来挑刺的技术员,我还是有点害怕,

只有更快迭代,才能在这片种植示范基地站稳脚跟。

毕竟,我也是有梦想的,

要挺直腰杆成为当地的新优势产业。

 

轰轰响的机器越来越近,

前面被收割下来的伙计都被送滚筒里除杂了,

再输送到烘干机烘干,

烘干后,还有二次除杂、清洗和分子筛分级,

几番捣腾后,就可安心入库,等着被酿成人们口里劲爽的美酒。

不啰嗦了,

最后,就借着农民丰收节许个愿吧,

愿每一个为明天和梦想辛苦付出的人,

钱包都越来越鼓。

Tags:孤单 灿烂 植物 高粱 发布者:晨晨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2020丰收中国万里行丰收盛典在山..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