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护心:不可忽略的三伏天心脏养护指南
盛夏来临,我们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三伏天。很多心脏有基础疾病的人普遍认为冬季是心脏病患者发病和加重的季节,因而在夏季就会放松警惕,很多人会误以为胸闷气短是酷暑的正常反应,反而容易耽误病情,因为在这段时间里,高温和湿度的增加总是让人感到不适,这很可能会对我们的心脏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将提供一些夏季实用的“护心”建议,帮助大家在三伏天远离疾病困扰,预防心脏疾病。 了解三伏天对心脏的影响 三伏天的高温会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加心脏的负荷。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脱水和血液粘稠度增加,这可能增加心脏疾病的风险,尤其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1. 心脏负担加重:由于高温使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耗氧和耗能增加,加上大量出汗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血液粘滞度增加,心脏需要更大的负荷来维持血液循环 17。 2. 血压波动:高温天气下,血压可能会波动,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血压的剧烈变化可能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3. 心肌梗死风险增加:高温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加上血黏度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可能引发心肌梗死。 4. 心力衰竭症状加重:在高温下,心脏为了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症状的加重。 5. 脑血管意外:高温可能引起血压波动、情绪紧张、血黏度上升和睡眠不佳,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保护心脏的措施 1. 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 尽量在室内活动,使用空调或风扇保持室内温度在26-28℃,保持空气流动,避免过冷的空调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减少身体的压力。 2. 合理补水 高温下,人体容易出汗,应及时补充水分。成人每日至少需要2000毫升的水,可以是白开水、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料。心脏病患者尤其是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需要遵医嘱,根据体重、出汗情况调整药量,避免一次性饮用大量水,应分次饮用,同时严密监测自身水肿情况,避免出现大量饮水后加重水肿诱发心衰。 3. 健康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油腻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限制盐分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盐分摄入也应该在严格控制的基础上进行多次的监测,避免因大量排汗导致盐分不足;或是盐分摄入过多导致血压控制难度加大。 4. 适度运动 避免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较凉爽时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注意及时补充电解质。 5.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心脏恢复。避免熬夜,尽量在晚上10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期间保证睡眠环境温度适宜恒定。 6. 管理情绪 高温天气容易引发情绪波动,应通过交流、娱乐等方式释放压力,保持心态平和。 7. 定期监测 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还应注意电解质等指标正常;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 8. 合理用药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随意停药或减量。 最后提醒大家,心脏疾病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更多的在于日常养护,随着近年来极端天气的增加,不论任何季节都应该充分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及时根据病情变化就医,切莫随意增减药物,如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症状及时拨打120求助。(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志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