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学课课程思政的实施
高校文学课课程思政如何有效、高质量实施,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准确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尽管课程思政的要求正式提出已经有几年时间,其理念也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实施的效果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在很大尺度上与仍然存在某种理解不到位、不深刻的地方,甚至有一些误区有关,这是阻碍文学课课程思政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落实文学课课程思政首要前提是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有充分而准确的认识,才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深刻的认同感,进而探索有效途径或方案,才会积极而高质量地落实课程思政。 关于课程思政,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给与了纲领性地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和其他各门课包括文学类课程,目标是一致的,两者都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两者都要把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而文学类课程作为高校的专业课,自然也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具体从哪些方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对此,教育部印发的指导纲要中指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文学类课程的思政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一些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文学课还承担着一定的师范教育的目标,比如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养学生传道情怀、授业底蕴、解惑能力等目标任务。 这些理论指导,使我对课程思政有了进一步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文学课的课程思政不是另起炉灶,不是在文学课的专业知识之外额外增加一些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内容,也不是把情怀、价值观等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揉进课程就算了事,更不是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而是要以文学课本身(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等)为核心、主要依托,要深入挖掘文学课蕴含的思政内涵和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与文学课知识点的精准对接,也就是寻找思政课目标与文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也就是说,在文学课中讲到具体的专业内容时,可以自然而然地关联、联想、总结或引申到相关的思政内容,思政必需建立在自然的前提下,其思政内涵的实质是专业内容的应有之意,是专业内容的深刻和升华。总之,文学课课程思政不是在专业内容中随意或硬性“植入”思政,而是在对接和契合的基础上,达到知识传授与育人育心有机统一,达到盐溶于水的自然效果。 因此,教师最核心的任务是根据文学课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结合所属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文学课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文学课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天津大学刘艳丽老师讲的“润物细无声——课程思政就在你身边”中谈到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步骤,对文学课实施课程思政具有启发意义。具体说,首先要分析课程的专业属性,也就是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之后明确具体的课程属性、知识属性,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大纲和具体的教学设计,同时,结合课程所具有的职业属性,确认思政融合的方式,提升课程的品质。以我所讲授的《中国现代文学》为例,首先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其中第三点是,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的育人价值,能够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简而言之,课程目标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价值塑造三维目标体系。之后着重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寻找专业内容与思政契合的结合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作家和作品版块是重要的内容。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的李大钊;“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撰写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郭沫若;逃离国统区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丁玲;勇做“时代鼓手”的田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艾青等等,这些作家的生平经历及他们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通过讲好作家、作品的故事,歌颂革命信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家国情怀,倡导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等。比如,在讲鲁迅专题时,可以通过《死火》中的“死火”面对同样是“死”的结局选择“与其冻灭,不如烧完”的形象,挖掘其精神内涵,从中发现“死火”与面对“两难”时的坚强选择、不懈奋斗、努力奉献等精神的契合。对鲁迅这一章内容有拓展的老师一定知道,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曾回忆他的老师王瑶。年事渐高的王瑶曾形容过自己处境的“两难”,但他的选择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其间透露出的人生哲学对当代大学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困境,要注重过程本身的价值而不能只看结果,在任何时候,都应饱有精神的昂扬状态,追求一种清醒而执着的努力。鲁迅的《立论》,表面是教人们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含糊其辞、尽量保持不说谎话但也不招致不好的对待;《小杂感》中甚至直接上“大招”:“与名流学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清,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但实际是鲁迅对人性和世态的深刻看透之后的调侃和悲哀。结合鲁迅自身的做法,我们发现其身上的知世故而不愿世故的可贵精神,这和钱理群曾批判的某些“精致的利己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由此对学生的价值观有正向的引领。再者,鲁迅小说中和杂文中,有很多“看客”的围观现象,“围观”实际上是社会的一种旁观者心态,是一种普遍冷漠、从众、没有勇气担当的体现。这一内容可以联系、延伸到当代生活中的“从众”现象,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导学生,面临同样的问题时,关键时刻,我们有没有同情心,有没有勇气、敢不敢担当。而这些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属于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杰老师曾提到,要重视课本外的课程思政元素,也有很好的启发性。例如,我周一是一二节的课,而刚过的周日就是母亲节,微信圈各种祝福母亲的信息刷屏,周一仍热度不减,其中很多送花表达对母亲的祝福,针对这个现象,课前,我提问了中国的母亲花是什么。很多同学回答是康乃馨,由此,简单讲述了与母亲相关的古代文化,并提到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并列举了一些诗词请同学课下去看。如果是古代文学课,就可以引入并详细讲解这些诗词,这些知识不仅是古代文学课堂专业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充分让同学感知了中国悠久而优秀的历史文化,产生文化自豪感。再有相关的节气、重要的节令等,都可以是文学课思政的重要元素。比如,讲到作家施蛰存,由名字可以联系到“惊蛰”这一节气的相关文化内涵,进而自然讲到《春阳》这部作品。通过“惊蛰”相关文化的介绍,不仅加深了对作家施蛰存和作品的印象,更产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自豪感。 文学课课程思政的途径很丰富,除了从专业内容入手外,还可以从学校、地域或个人角度寻找与思政的结合点。比如我校《中国当代文学》课讲《红旗谱》,就可以充分发挥我校保定学院的历史和独特地域优势。小说作者梁斌是保定学院优秀校友,小说中的二师学潮正是保定学院校史中光辉的一页,高蠡暴动也是我校周边的真实故事。这些内容不仅保定学院校史馆有重点展示,而且当地都有真实的实物场景留存,这些无疑是最生动、最直接的思政元素,当学生看到这些历史在眼前“再现”时,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此外,保定学院西部支教优秀群体的故事得到总书记的关注和全国的广泛报道,西部支教精神作为学校的一个特色也可以有机融入文学课堂。比如,很多现代作家身上所具有的良知、责任感、使命感、不畏牺牲的爱国精神,与当代的西部支教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一种小我融入大我、与祖国和时代结合的爱国精神,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安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作家生平介绍、重点作品赏析等环节中,都能够发现与西部支教精神契合的关节点,比如讲到作家老舍时,通过他愿作“文艺界尽责的小卒”、毅然舍弃宽裕生活而投身抗战的经历,自然迁移到当代的西部支教故事。西部支教群体与现代作家跨越时空产生共鸣。这些故事中强烈的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无奋斗不青春昂扬热情,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和担当,让学生心灵得到自然而然的陶冶。而这些精准的对接,需要老师付出更多努力,要有渊博的知识,专业素质不断提升,有一桶水的容量才能随时输出一碗水。此外,还要有“育人”的责任感。要是课程思政精益求精,其中必然充满挑战性。吉林大学郭玉鹏老师认为,课程思政最重要的条件,归根结底是需要高水平的德才兼优的老师,此观点非常中肯。当然,这样的老师也才能从课程思政的优质成效中体会到成就感,二者相得益彰。(作者:苏虹,保定学院) 项目来源:2021-2022年度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名称:《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案研究》,课题序号:2021GJJG500
|
|||||||||||